(一)施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采取密闭运输、定时清扫、覆盖堆料、设置围挡、洒水作业以及车辆清洗等措施,减轻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经临时预处理池收集处理后排放至学校污水管网。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施工方式、加强人员及设备的管理、选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钢板、木料等分类回收后交废品收购站处理;混凝土废料、碎砖、砂石、弃土渣等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送至指定弃渣场进行处置。 (二)营运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不涉及重金属等的实验废水,与生活污水一并由预处理池处理达标后进入市政管网,经城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实验室酸碱废气和有机废气经集气罩收集至“SDG吸附剂+活性炭”装置处理后,由(略)m高排气筒排放。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采用合理布局、优化平面布置、选用低噪设备、以及采取隔音、吸声、消声、减振等降噪措施,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预处理池污泥由市政环卫部门定期清掏处理。废培养基等含菌废物经高压蒸汽灭菌后,与其他实验室一般固废一并交由有能力的单位利用或处置。实验室涉及重金属的清洗废水、实验室废液、残留样品、一次性实验用品、废包装物废试剂、药品、废弃危险化学品、废电路板、含汞灯管、含汞温度计、废铅酸蓄电池、废吸附剂等分类收集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5.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采取分区防控,危废暂存库、危废暂存点、酸碱中和池和柴油储存间设置为重点防渗区,化学实验室设置为一般防渗区,防止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实验室管理,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设置应急器材、设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