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梳理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二)严格落实废水污染防控措施。技改工程新增废气喷淋废水、循环冷却水和蒸汽冷凝水,新增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废气喷淋废水全部进入锰精制线废水处理系统(采用调pH+除重+过滤+反应+脱碳+调pH+MVR工艺)处理;蒸汽冷凝水全部回用于制纯水;循环冷却水循环使用。
(三)严格落实废气污染防控措施。新增精细化拆解废气经密闭负压收集+管道喷射活性钙除氟+布袋除尘+过滤+催化燃烧处理后,通过(略)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氯化钴蒸发结晶废气经密闭负压收集+碱液喷淋处理后,通过(略)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硫酸镍流化烘干废气经密闭负压收集+旋风分离+填料水膜除尘处理后,通过(略)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硫酸镍产品包装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略)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应强化生产装置的密闭性,有效控制废气无组织排放。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控措施。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消声等综合降噪措施。
(五)严格落实固废污染防控措施。氯化钴和硫酸镍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沉淀渣返回酸浸工序。精拆线废气处理产生的磷酸钙和氟化钙渣、回收线酸浸渣经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废活性炭、废PP鲍尔环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氟化钙渣、镍中间品酸浸渣应进行危废鉴别,若鉴别为危险废物则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若鉴别为一般固废则按一般固废进行处理处置,在未取得鉴别结果前,暂按照危险废物进行贮存和管理。
(六)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分区防渗措施,并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防止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按照环评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定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一旦出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七)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车间、厂区、园区”三级防控体系,确保事故废水可全部收集。及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上杭生态环境局备案,并按照预案要求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
(八)总量控制。根据报告书核算,改建工程实施后全厂废水COD排放量7.(略)t/a、NH3-N排放量0.(略)t/a,废气非甲烷总烃排放量9.(略)t/a、甲苯排放量0.(略)t/a、二甲苯排放量0.(略)t/a、氟化物排放量0.(略)t/a、镍及其化合物排放量0.(略)t/a、钴及其化合排放量0.(略)t/a、锰及其化合物排放量0.(略)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