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本项目属于码头港池维护性疏浚,仅涉及施工期环境影响,不涉及营运期,不会对营运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海水水质环境影响 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和施工船舶含油污水。施工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略)t/d,施工船舶生活污水采用船上配备的储污水箱进行收集和贮存,上岸后委托有处理能力单位回收处理;施工船舶含油污水产生量为0.(略)t/d,施工船舶含油污水上岸后交由具有相应接收能力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的单位接收处理。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不外排,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影响。 (2)环境空气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污染源为施工船舶产生的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SO2等,污染源为无组织排放,点源分散、流动性较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很小,且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3)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船舶产生的噪声污染,项目疏浚施工阶段为(略)天,施工船舶运行过程中对声环境的影响为短期影响,施工期结束,这种影响随即消失。由于本项目施工作业区域位于码头港池内,码头周边(略)m范围内没有敏感点,声环境相对不敏感。 (4)固体废物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船舶生活垃圾及疏浚淤泥。其中,施工船舶生活垃圾定期接收至岸上,交由环卫部门接收处理,禁止排入海域;疏浚淤泥拟采用水下抛卸方式,外抛至大亚湾外西部倾倒区A区。在做好以上管理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二、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 施工船舶使用合格的燃料油,选用硫含量小于等于0.5%m/m的船用燃油;加强施工船舶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船舶正常运行,避免不正常运行产生的废气。 2、废水 施工船舶需配备GPS全球定位系统,准确确定挖泥位置;疏浚施工前检查疏浚船的密闭性;加强疏浚船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确保疏浚船的良好性能;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注意保护环境敏感目标,采用悬沙产生量较小的疏浚设备;加强职工技能和环保培训,确保疏浚船的正确操作;强化落实施工期环境监测;采用人工增殖放流等生态补偿措施对海洋生物资源损失进行补偿。 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对跑、冒、漏严重的船只严禁参加施工作业;并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与养护,杜绝石油类物质泄漏,减少海水受污染的可能性;施工船舶含油污水收集上岸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接收处理;施工船舶生活污水采用船上配备的储污水箱进行收集和贮存,上岸后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回收处理,禁止在施工水域排放。 3、噪声 施工船舶采用低噪声船舶,限制突发性高噪声;做好施工船舶的维护保养工作,使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加强施工船舶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船舶汽笛鸣放;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4、固体废物 施工船舶生活垃圾应做好日常的收集、分类与储存工作,定期接收至岸上,交由环卫部门接收处理,严禁将船舶生活垃圾倾倒入海污染水域;疏浚淤泥拟采用水下抛卸方式,外抛至大亚湾外西部倾倒区A区。 5、环境风险 本项目属于维护性疏浚工程,施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船舶溢油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根据分析,本项目的风险潜势为Ⅰ,项目海洋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采用1艘舱容为(略)立方米的耙吸船进行疏浚施工,项目疏浚过程施工船舶较少,且为小型船舶,施工区域位于码头港池内,因此,项目疏浚施工过程中发生船舶碰撞等事故造成海上溢油风险概率较低,同时,项目码头区域配备了相应的围油栏、吸油毡及储存装置等溢油应急物资,在做好船舶施工人员安全操作教育工作、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溢油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本项目船舶溢油事故所产生的环境风险可以控制在可接受风险水平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