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海水水质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水污染主要为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施工船舶产生的船舶含油污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其中施工产生的悬浮泥沙主要集中在施工点附近,对周边水质的影响范围有限,且随着施工的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船舶产生的含油污水,经收集后交由有处理能力单位统一接收处理,禁止排放入海;船舶和陆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交由附近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排海。 工程运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管护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置,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产生的水污染物均可得到有效处理,对大亚湾海域水质影响较小。 (2)环境空气影响 本项目绞吸取泥和淤泥堆填作业时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船舶排放的尾气,项目施工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船舶有绞吸挖泥船和拖船,施工高峰期约投入3艘相关船舶,使用的燃料均为柴油。 由于施工使用的船机设备较少,废气产生量不大,而且排放点分散,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同时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使用低污染排放的设备,日常注意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以保证设备在正常工况条件下运转,废气污染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3)声环境影响 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施工期,影响区域主要是施工区附近区域。在施工阶段,由于各种施工船舶和运输车辆的运行,将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但由于施工船舶主要在浅海工作,距离居民区较远,因而对其影响较小。同时,施工期间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向周围排放噪声,并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进行控制,因而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影响 本项目施工过程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船舶产生的船舶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红树林种植前滩涂清理过程中疏松地面、打碎土块、去除石块、清理海漂垃圾产生的固废等。施工船舶垃圾应做好日常的收集、分类与储存工作,靠岸后交环卫部门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施工期生活垃圾定期送到当地的垃圾站;红树林种植前滩涂清理过程中疏松地面、打碎土块、去除石块、清理海漂垃圾产生的固废将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外运处理。 本项目运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管护人员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综上,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有效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二、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 施工:(略) 运营期:(略) 2、废气 施工,通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完好运行;同时,加强日常管理,采用符合标准的低含硫燃料,尽量减少施工机械和车船产生的废气。 运营期:(略) 3、噪声 施工期:(略) 运营期:(略) 4、固体废物 施工期:(略) 5、环境风险 本项目位于大亚湾海洋保护区、广东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南海北部幼鱼繁育场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施工期间环境风险主要为施工船舶之间、施工船舶与其他船舶碰撞溢油。 本项目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将可能对周边海洋环境敏感目标产生不利影响,但这种溢油事故发生概率较小,在规范作业方式,加强安全管理,做好溢油应急预案及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溢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减小溢油对敏感目标带来的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加强防范,完善事故溢油应急设施,制定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建设单位在认真、切实落实环境风险评价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可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