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废水、生产废水、初期雨水、食堂废水、生活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2、施工期,加强施工和作业管理,施工现场应按照规范要求修建围挡,及时洒水降尘、清扫和冲洗,落实保洁措施,防治扬尘污染。营运期,烘干废气、搅拌废气、沥青储罐呼吸废气等经收集处理达标后通过专用排气筒排放;通过设置喷淋和除尘设施,密闭厂房、筒仓和搅拌系统等产尘设施,定期清扫厂区道路、设置洗车池等措施,降低项目粉尘对外环境的影响,确保厂界无组织废气达标排放。 3、施工期,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围挡隔噪等措施,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强化管理和绿经,密闭设置搅拌等设施和生产厂房,合理安排运输和作业时间,优化机械设备布置,选用先进低噪设备,对高噪设备采取减震、隔音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排放,防止噪声扰民。 4、建立健全并落实固体废物产生、转移和处理的污染防治责任制度,规范建设和管理废物贮存设施,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落实各项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规范建设和管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相关要求。 5、加强源头控制,做好分区防渗工作,项目沉淀池、雨水收集池、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各种管道等必须做好防腐蚀、防渗漏处理。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确保防渗设施牢固安全,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渗措施防止各类污染隐患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6、按事故风险防范要求严格做好安全运行工作,全面做好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落实相应安全措施保证环境安全,避免因安全事故发生次生环境污染。建立健全内部环境管理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设置应急事故设施,落实相应安全措施和环保岗位责任制,配备专人负责环保设施运行的管理和维护,并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一步对相关设施和措施进行完善,确保达标排放和不扰民,杜绝污染纠纷事件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