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 1、海洋污染 施工期:施工过程均在工作船码头岸上,不涉及海域施工,对海洋环境无影响。 运营期:本项目海水淡化产生的外排废水主要是浓盐水,该浓盐水与惠州LNG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冷排水混合稀释依托惠州LNG接收站现有排海口近岸排放,稀释后的排水盐度为现状海水盐度的1.(略)倍,因此本项目浓盐水的排放对海水水质环境影响很小。 2、水污染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运营期:(略) 3、大气污染 施工期:主要为材料运输、堆存等施工活动产生的粉尘以及施工机械设备废气、运输车辆尾气等。 运营期:(略) 4、噪声污染 施工期: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噪声。 运营期:(略) 5、固体废物污染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运营期:生活垃圾、废滤袋和废膜元件、废滤芯、一般材料废包装、污泥、酸、碱废包装、化学清洗水和含油抹布手套、废润滑油等。 6、环境风险 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盐酸、次氯酸钠及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化学清洗水,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风险较小。 二、处理处置措施 1、废水 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项目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用于厂内洒水、绿化,不外排。 运营期:(略)化学清洗水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2)砂滤和超滤产生的反冲洗水送至原水管道回用于生产,不外排。3)气浮和砂滤产生的泥水经污泥浓缩池压滤后依托LNG接收站现有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道路洒水防尘和绿化,不外排。4)反渗透系统产生的浓盐水与现有项目冷排水混合稀释后依托现有冷排水排海口排放。 2、废气 施工期:(略)场围挡、出入车辆清洗、施工道路硬化、裸露土地和散装物料堆放覆盖、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维护施工设备、运输车辆尽量减少施工设备及运输车辆的燃油废气等。 运营期:(略) 3、噪声 施工期:(略)、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停止施工作业等措施。 运营期:(略)采取降噪措施,做好减振和隔声措施,确保达标排放。 4、固体废物 施工期:(略) 运营期:生活垃圾统一交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危险废物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5、环境风险 现有项目一期工程于(略)年(略)月完成了《广东惠州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本项目应纳入应急预案并及时进行修编。 6、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运营期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