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
1、施工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废气主要来源于殡仪用房和火化车间改建、新建骨灰存放室、设备安装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本项目施工现场采用洒水降尘、及时清扫地面尘土等措施来减少扬尘产生。
2、施工废水
本项目对殡仪用房、火化车间进行改建,更新火化机,新建墓位(略)个,新建骨灰存放室,对现有建筑风貌进行翻新改造。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 NH3-N、SS等。废水主要来源如下:(略)
本项目施工期间,工人人数约(略)人左右,生活污水排放量按0.(略)m3 /人·d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0.6m3 /d,生活污水进入现有项目化粪池((略)m3)处理后,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略)m3 /d)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略)-(略))中旱地作物标准要求后,尾水排入收集池((略)m3)后用于林灌。
3、施工噪声
1)文明施工,装卸、搬运设备、材料等严禁抛掷;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将电钻、切割机等强噪声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杜绝夜间((略):(略)
4、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产生的废料、工人生活垃圾。施工期废料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运营期
一、废气产生及治理措施分析
本项目火化机废气通过设备自带的管道收集+急冷+石灰、活性炭喷射装置+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除尘器收集到的飞灰作危废处置,废气通过1根(略)m高排气筒(DA(略))排放。颗粒物、SO2、NOX、CO、HCl、汞、二噁英类有组织排放均能够满足《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2中排放标准限值要求。
综上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后均能达标排放,因此,项目产生的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二、废水产生及治理措施分析
本项目无新增废水外排。生活污水、吊唁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略)m3 /d)处理后,遗体清洗废水经中和和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后,废水一并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略)m3 /d)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略)-(略))中旱地作物标准要求后,尾水排入收集池((略)m3)后用于林灌。
三、噪声产生及治理措施分析
(1)优化平面布置,合理布置声源位置,产噪设施集中布设在殡仪馆中部,殡仪馆内外围构筑物可起到阻隔作用。
(2)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设备维护,设备安装时做基础减振处理,安装减振垫。
(3)殡仪馆设置围墙,利用殡仪馆围墙办公楼等构筑物进行阻隔。
(4)控制馆内殡葬车辆等运输车辆噪声;
(5)运行关闭门窗,采取相应的隔声、减振措施,其隔声量能达到(略)dB(A)以上。
四、固体废物产生及治理措施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1)一般固废
骨灰由工作人员收集后交由家属领走安葬;化粪池污泥、污水处理污泥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经过处理后,本项目改建后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2)危险废物
项目产生的解剖废物由公安部门实验分析后处置,除尘器收集的飞灰、废布袋、废活性炭分类收集暂存于危废暂存间((略)m2)内,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转运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