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环境影响:
一、放射性污染
(一)X射线外照射
医用直线加速器以X射线模式运行时,从加速器电子枪里发出来的电子束,在加速管内经加速电压加速,轰击到钨金靶上,产生X射线。发射出来的X射线主要用于治疗,治疗剂量与剂量率的大小、加速器电子能量、受照射的靶体材料、电子束流强度、电子入射方向、考察点到源的距离等因素有关。
丹阳市人民医院拟在院区1号楼负一层放疗中心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内配备1台瓦里安True
Beam型医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能量为6、(略)MV,(略)MV时1m处输出剂量率最高为(略)cGy/min,6MV时1m处输出剂量率最高为(略)cGy/min(3F束流模式),由于X射线的贯穿能力极强,将对工作人员、公众及周围环境辐射造成辐射污染。
本项目瓦里安True
Beam型医用直线加速器具备CBCT图像引导功能,CBCT图像引导系统在工作状态下会发出Χ射线,最大管电压为(略)kV、最大管电流为(略)mA。CBCT产生的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在开机出束期间,X射线是主要污染因子。
(二)电子束
当医用直线加速器按电子束模式运行时,从电子枪里发出来的电子束经加速管加速后直接从加速管引出用于治疗患者。产生的电子属初级辐射,贯穿物质时受物质库仑场的影响,贯穿深度有限。
本项目拟配备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电子线能量为6、9、(略)、(略)、(略)MeV,6MeV时1m处电子线最高输出剂量率为(略)cGy/min,9、(略)、(略)、(略)MeV时1m处电子线最高输出剂量率为(略)cGy/min。医用直线加速器在运行时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因其贯穿能力远弱于X射线,在X射线得到充分屏蔽的条件下,电子束亦能得到足够的屏蔽。因此,在医用直线加速器电子束治疗时间时,电子线对周围环境辐射影响小于X射线治疗,可忽略对外环境的影响。
(三)中子
本项目拟配备的医用直线加速器的X射线能量为6、(略)MV,电子线能量为6、9、(略)、(略)、(略)MeV。根据《辐射防护手册》(第三分册)图4.(略),当医用直线加速器入射电子能量超过8MeV时会产生中子,本项目医用直线加速器在出束时会产生一定的中子,但产额不高,依据《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略)
(四)感生放射性
感生放射性核素主要是中子与加速器结构材料发生的(n,γ)俘获反应产生的,仅适用于电子能量超过(略)MeV的设备。
根据《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感生放射性的测量和分析》,X射线能量为(略)MV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在停止出束后,加速器机头和摆位处辐射剂量会对停机后进入机房开展摆位工作的辐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该辐射剂量逐渐减弱,约在5min左右回到本底水平;医用直线加速器机房内空气活化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大部分半衰期都小于1分钟,这些放射性气体在空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且本项目医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能量最大为(略)MV,机房内活化产生的放射性气体较少,感生放射性气体影响可忽略不计;加速器冷却系统采用去离子蒸馏水,内循环使用,冷却水中被活化而形成的放射性核素主要(略)O和(略)N,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2.1min和(略)min,很短的时间其活度就可衰减到可忽略的水平,且本项目加速器X射线能量最大为(略)MV,冷却水被活化产生的放射性核素活度较低,感生放射性废水影响可忽略不计。
因此,本项目医用直线加速器开机期间,产生的X射线为主要辐射环境污染因素。
(五)放射性废物
医用直线加速器靶物质(件)以及机头等金属部件由于受电子的轰击会产生较强的感生放射性,机器退役(约使用(略)年)后更换下来的加速器靶等组成部件应开展辐射水平检测,若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应作为放射性废物交由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二、非放射性污染
(一)废气
医用直线加速器在工作状态时,会使治疗室内的空气产生电离,产生臭氧和氮氧化物,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可通过通风系统排出治疗室,臭氧在常温下约(略)分钟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这部分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二)废水
主要是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将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三)固体废物
主要是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将交由城市环卫部门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严格执行辐射防护和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受照有效剂量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略)-(略))中相应的剂量限值要求。
(二)定期检查辐射工作场所门机联锁、急停按钮、工作状态指示灯、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设施,确保正常工作。
(三)建立健全辐射安全与防护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辐射安全防护与环保管理机构或指定一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管理工作。
(四)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辐射工作人员工作时须随身携带辐射报警仪和个人剂量计。
(五)配备环境辐射剂量巡测仪,定期对项目周围辐射水平进行检测,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每年请有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周围辐射水平监测1~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