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略)
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我市生态环境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成果,特开设“强基提能”专栏。
杨店涧作为宜兴市横山水库上游主要支流,从太华镇工业集中区及镇区穿梭而过,沿线过境车辆众多,交通繁忙,环境风险大。(略)年以来,宜兴市按照生态环境部开展重点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即“一河一策一图”工作要求,以保护敏感水域为应急目标,按照“以空间换时间”的思路,通过强基础、建体系、练能力、抓联动,全力提升饮用水源地横山水库支流杨店涧的应急防控能力。
筑牢基础保安全
坚持把筑牢环境风险防控基础作为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石。
一是统筹兼顾建闸坝。作为横山水库上游主要支流的杨店涧,兼具泄洪和汇水功能,宜兴市依据杨店涧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杨店涧云湖桥下游新建一座可装卸的拦截坝,平时卸下拦截坝,保障河道泄洪与汇水功能;事故时立即装上拦截坝,将事故废水拦截在河道内,以保障横山水库水质安全。
二是因地制宜找空间。按照“以空间换时间”的思路,将杨店涧附近的现状荷花塘改造成1座近2万立方米的事故应急池,配套建设管网及1座污水提升泵站,可将河道内拦截的事故废水迅速导入事故应急池,再经污水提升泵站泵入太华大道现状污水管网,送污水处理厂处理。
三是紧盯重点布物资。结合辖区内工业企业及周边移动源的环境风险及敏感受体特点,在横山水库主要支流杨店涧和官庄涧附近设置三处环境应急物资库,针对性储备工业吸油棉、浮式围油栏、(略)立方米水囊、应急水泵等环境应急物资,确保事发时第一时间将环境应急物资调运至事故现场,为应急处置赢得时间。
构建体系护安全
坚持把健全组织保障体系作为维护生态安全的基本要求。
一是健全架构提能力。为落细落实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体系建设要求,宜兴狠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组织架构体系;定期开展杨店涧等重点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不定期开展多形式的环境应急拉练,全力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处突能力。
二是一以贯之护安全。为守牢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宜兴市积极开展环境应急队伍建设,推动太华镇组建了三支队伍。一支由网格员组成的常态化环境巡河队伍,每天对杨店涧、官庄涧等河道开展巡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上报突发事件信息,为事件处置决策赢得先机。两支由镇级应急人员组成的共计(略)人的环境应急处置队伍,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先期处置。
三是物资共享建体系。宜兴全力构建县域环境应急物资共享和调用体系,推动太华镇整合辖区内现有环境应急物资资源,将相关企业的大功率水泵、挖机、吸污车等各类工程机械全部纳入应急物资调用体系,确保杨店涧等河流突发险情随时可用。
联动监管促安全
坚持把构建联合监管体系作为促进生态安全的重要抓手。
一是强化跨界联防联控。太华镇紧邻安徽省广德市新杭镇,为保障横山水库水质安全,宜兴市与广德市生态环境部门签订《宜兴市-广德市环境污染联合防治工作制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环境应急联合处置制度,共同消除各类跨界环境风险隐患,保障好饮用水源地安全。
二是优化部门协同配合。宜兴生态环境与应急、消防、水利等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建立风险研判、信息共享、联动处置、联合培训、联合演练、联调事故等工作机制,提升灾害事故环境侦测、安全防控、消防救援的整体应对能力,形成监管合力,共同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
三是深化县乡上下联动。宜兴市压实属地主体责任,督促各乡镇完成镇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工作,完善政府间联动内容,提升区县生态环境部门与乡镇人民政府在突发环境事件预防、信息上报、先期处置中的联动水平,确保风险隐患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共同守护好宜兴饮用水源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