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一步梳理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二)严格落实废水污染防控措施。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原则完善厂区排水系统,污水管道应可视全明化。新增尾气冷凝废水、真空泵废水和设备冲洗废水经收集后全部用于(略)%氨水配制。如氨水销售受阻时,生产废水经自建污水处理站(采用“中和+微滤+膜分离+化学氧化+沉淀”工艺)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进入上杭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新增生活污水依托现有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并入总排口。
(三)严格落实废气污染防控措施。含氨尾气经配套的二级吸氨塔+冷凝塔+稀硫酸喷淋塔处理后,通过不低于(略)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产品烘干废气经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不低于(略)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应强化贮存设施和生产装置的密闭性,有效控制废气无组织排放。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控措施。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消声等综合降噪措施。
(五)严格落实固废污染防控措施。除尘器收集粉尘混入产品中外售;过滤除杂渣、原水过滤渣、污水处理站污泥、废包装袋等经收集后外售综合利用;废布袋由厂家回收利用。废润滑油、废油桶、含油废抹布和劳保用品、在线监测废液、检测室废液及沾染化学品的包装物、检测用品等危险废物应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一
(六)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分区防渗措施,并加强防渗设施的日常维护,防止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建立完善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制度,按照环评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定期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监测。一旦出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不利影响。
(七)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车间、厂区、园区”三级防控体系,确保事故废水可全部收集。及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上杭生态环境局备案,并按照预案要求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培训和演练,有效防范和应对环境风险。
(八)总量控制。根据报告书核算,改扩建工程实施后新增废水COD排放量1.(略)t/a、NH3-N排放量0.(略)t/a,全厂废水COD排放量1.(略)t/a、NH3-N排放量0.(略)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