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施工期废气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废气、管道焊接烟尘、管道防腐废气等。施工扬尘主要通过加强管理、硬化道路、定时洒水抑尘、车辆不要装载过满并采取密闭或遮盖措施进行治理;施工机械废气主要通过加强设备检修、加强管理、区域自由扩散等方式进行治理;管道焊接烟尘主要通过加强管理及区域自由扩散等方式治理;管道防腐废气主要通过采用无溶剂型涂料、加强管理及区域自由扩散等方式。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中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管道试压产生的试压废水等对水环境的影响。生活污水经过周围农户既有污水处理措施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不外排;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或回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抑尘等,不外排;试压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或回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抑尘等,不外排。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主要采取加强管理、加强设备检修、合理布置施工总平、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挡、在临近声环境保护目标侧施工时设置移动式声屏障等、合理设计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夜间禁止施工、基础减震及建筑隔声等措施进行施工噪声治理。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来源:(略)
通过优化施工临时工程设置,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面积,减少占地,妥善保存表土,施工期结束后及时做好植被恢复,并强化施工环境管理,缩短施工时间,减缓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施工范围位于四川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不会对该保护区陆域、水域造成扰动。施工期应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杜绝因施工人员对野生植物的乱砍滥伐而造成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加大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两栖、爬行动物、鸟类对农林卫生业的作用,禁止施工人员对野生动物滥捕滥杀,做好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禁止在小通江河道内取水、排污,避免沿线局部水域发生污染或富营养化,把对水生生物栖息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营运期
项目管道输送的介质为天然气采出水,全线采用密闭输送,在正常工况下,无废气排放,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造成影响。项目集输管线埋地敷设,密闭输送,运营期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废水。本项目输送管道全线采用埋地敷设,正常情况下采出水输送过程产生噪声极小,对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及保护目标的贡献可忽略,不会对区域声环境及保护目标造成影响。本项目为天然气采出水集输管道工程,该管道无需清管,项目在采出水输送过程中无固体废物产生。项目采用选用优质材料,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充分考虑抗震,同时加强输送压力管理、定期检查等,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制定风险事故防范和应急措施,发生风险事故后,通过及时处理,可有效控制污染影响,风险可防可控。
(三)公众参与意见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四)相关部门意见
《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表》(川投资备【(略)-(略)-(略)-(略)-(略)】FGQB-(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