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施工场地在非雨天时适时洒水,最大程度地减少粉尘污染;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建议施工单位应暂停土方开挖,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措施,有效减少扬尘污染;及时清运施工废弃物,暂时不能清运的应采取覆盖等措施,工程完毕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变电站施工应使用商品混凝土,不得进行现场搅拌加工混凝土,禁止使用袋装水泥;施工运输车辆严禁不经过冲洗直接进入城市道路;工地做到‘六必须’、‘六不准’;购置车辆选用尾气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运输线路尽量不穿越人群集中居住区。
(二)废水防治措施
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简易沉砂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澄清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回收,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不外排,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盘兴变内已建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作农肥使用,不外排。
(三)噪声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和施工工序,缩短高噪声、高振动作业时间,尽量降低施工机械对周围环境形成噪声影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在夜间((略):(略)
(四)固废防治措施
施工弃方和建渣运至虎家梁弃土消纳场。因此,本项目不设置弃土场及取土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回收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堆放;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生活垃圾利用既有生活垃圾收集措施处置。
(五)生态保护措施
变电站施工均在变电站内进行;变电站土石方开挖后余方堆放必须坚持“先挡后弃”;避开雨季施工,减少雨水对场地开挖面的冲刷。
二、运营期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废水防治措施
变电站运营期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利用盘兴变内已建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作农肥使用,不外排。
(二)噪声防治措施
新增的3#主变压器噪声声压级不超过(略)dB(A)(距离主变压器2m处);
(三)固废防治措施
运营期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由值班人员自行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理;废事故油、废蓄电池产生后随即委托相关单位日产日清,不在变电站内暂存,最终交由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四)电磁环境防治措施
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接地,以减小电磁场场强;配电装置采用GIS组合电器,将各类开关、连线母线组合密封起来,可以大大减少占地,并且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有很好的屏蔽作用;站内平行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可以减少电磁环境影响。
(五)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本次扩建仅需对新增部分进行分区防渗,具体如下:
重点防渗区:(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