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一水多用”原则,合理制定废水收集、处理方案。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工艺废水、窑气洗涤废水、车辆清洗废水、初期雨水、生活污水。工艺废水主要为湿渣脱水废水,该部分废水均未带入外源物质,可不经处理直接回用于消化、调浆。窑气洗涤塔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初期雨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窑气处理系统循环系统、车辆冲洗用水及厂内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略)-(略))旱作标准后用于浇灌厂区内绿化用地。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废气包括投料、给料粉尘、石灰窑卸料粉尘、生石灰筛分粉尘、碳化尾气、烘干、筛分、包装机产生的粉尘、各环节转运粉尘及锅炉生物质燃烧废气等。 碳化塔尾气(石灰窑气)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汞及其化合物,经密闭管道收集后经旋风除尘+三级洗涤塔+碳化塔洗涤处理,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汞及其化合物经处理后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4排放限值,再经1根(略)m高排气筒排放(排气筒编号:(略) 烘干粉尘及锅炉燃生物质烟气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密闭管道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水浴处理,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处理后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2中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再经1根(略)m高排气筒排放(排气筒编号:(略) 碳酸钙筛分、转运、包装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转运粉尘经密闭管道收集,筛分、包装卸料口经集气罩收集,三种汇总后经2套布袋除尘器处理收集,废气中颗粒物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4排放限值,再经1根(略)m高排气筒排放(排气筒编号:(略) 无组织废气主要为石灰石原料、无烟煤堆放扬尘,投料、石灰窑卸料及各车间转运粉尘,通过加强生产设备,废气收集、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并针对厂区现存在的环境问题严格落实整改措施,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等措施,可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厂界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无组织排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表2中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汞及其化合物排放满足《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5限值,厂区内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可满足《石灰、电石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A.1厂区内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三)严格落实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应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固废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滚筒筛分离的石渣、生石灰筛分尾渣、消化干渣、消化粗浆滤渣、陈化浆料滤渣、旋风除尘灰、脱硫除尘渣、锅炉烟气收集尘、布袋收集尘、废布袋、锅炉灰渣、沉淀池等沉渣、废辅料包装袋、废保温材料,均属于一般固废;废导热油、废矿物油、沾染矿物油包装桶、废弃含油抹布、劳保用品,属于危险废物;生活垃圾。 滚筒筛分离的碎石,生石灰筛分尾渣、消化干渣、消化粗浆滤渣、陈化浆料滤渣、旋风除尘灰、脱硫除尘渣、锅炉烟气收集尘、废布袋、废保温材料、沉淀池沉渣、废辅料包装袋,外售综合利用;工艺布袋收集尘直接回用于生产,锅炉灰渣外售作农家肥;废导热油,废矿物油、含油抹布及沾染矿物油包装桶等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并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固废在送出厂外处理处置前,在厂内分类收集、暂存。一般固废暂存场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略)-(略)),危险废物暂存应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略)-(略))要求建设。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规划平面布局,采取减振、隔声、消声等措施,加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厂区绿化等措施,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中2类标准。 (五)严格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严格做好分区防渗措施。按照《报告书》和《评估意见》中要求合理设置地下水及土壤监测布点,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加强厂区和周边区域地下水及土壤环境质量监控,一旦发现污染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报告书》和《评估意见》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按环评要求规范保障足够容积的事故应急设施,事故收集装置正常情况下必须空置,一旦发生突发性事故时,企业必须立即停产,启用收集设施收集事故下的废水,待该收集池内废水全部处理完后方可恢复生产,确保突发性事故产生的各类废水不进入外环境。健全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全厂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须报市、县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应与相邻企业、当地政府进行有效衔接,定期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演练。 (七)落实规范排污口要求。按国家和省、市排污口规范化要求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识并建档。 (八)项目周围规划控制要求。根据《报告书》和《评估意见》结论,石灰石原料堆场,煤棚,原料输送、给料区,生石灰转运区,脱水车间,筛分包装车间均设置(略)m卫生防护距离,项目厂界最近的敏感点为北侧的岭背,距离约为(略)m,距最近的筛分包装车间(略)m,满足本项目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因此,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目标,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相关规定的要求。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禁止建设居民楼、学校、幼儿园、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物。 (九)信息公开要求。你公司应依法实施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项目应定期公示企业环境报告,公布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管理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