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查,我局拟准予云南金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略)吨金属添加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行政许可,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略)年9月(略)日—(略)年9月(略)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略)
联系电话:(略)
通信地址:(略)
邮 编:(略)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云南金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略)吨金属添加剂项目 | 项目名称:(略) 建设单位:(略) 建设地点:(略) 建设性质:(略) 建设内容:(略) 项目投资:(略) | 一、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 (一)废气 1.有组织废气 项目有组织废气为金属添加剂生产线废气、熔剂生产线废气和中间合金生产线废气。 (1)金属添加剂生产线:(略) (2)熔剂生产线:(略) (3)中间合金生产线:(略) 2.无组织废气 项目无组织废气包括金属添加剂生产线无组织排放废气、熔剂生产线无组织排放废气和中间合金生产线无组织排放废气。 (1)金属添加剂生产线无组织排放废气:(略) (2)熔剂生产线无组织排放废气:(略) (3)中间合金生产线无组织排放废气:(略) 项目大气污染物汇总见下表。 生产线 | 产污工序 | 污染物 | 产生情况 | 治理措施 | 排放情况 | 排放方式 | 浓度mg/m3 | 速率kg/h | 产生量t/a | 浓度mg/m3 | 速率kg/h | 排放量t/a | 金属添加剂、熔剂 | 上料、压制、烘干、出料、包装 | 废气量 | (略)万m3 | 集气罩+布袋除尘+≥(略).5m排气筒(DA(略)) | (略)万m3 | / | 颗粒物 | (略).(略) | 6.(略) | 6.(略) | 4.(略) | 0.(略) | 0.(略) | 有组织 | / | 2.(略) | 1.(略) | 车间+厂房双重阻隔 | / | 0.(略) | 0.(略) | 无组织 | 中间合金 | 熔炼、投料、精炼 | 颗粒物 | (略).(略) | 2.(略) | (略).(略) | 集气罩+预喷淋洗涤塔+气动乳化塔+≥(略).5m排气筒(DA(略)) | 1.(略) | 0.(略) | 0.(略) | 有组织 | 氮氧化物 | 2.(略) | 0.(略) | 0.(略) | 2.(略) | 0.(略) | 0.(略) | 氟化物 | 0.(略) | 0.(略) | 0.(略) | 0.(略) | 0.(略) | 0.(略) | 氯化氢 | 0.(略) | 0.(略) | 0.(略) | 0.(略) | 0.(略) | 0.(略) | 熔炼、投料、精炼 | 颗粒物 | / | 0.(略) | 0.(略) | 厂房阻隔 | / | 0.(略) | 0.(略) | 无组织 | 氮氧化物 | / | 0.(略) | 0.(略) | / | 0.(略) | 0.(略) | 氟化物 | / | 0.(略) | 0.(略) | / | 0.(略) | 0.(略) | 氯化氢 | / | 0.(略) | 0.(略) | / | 0.(略) | 0.(略) | 食堂 | 油烟 | 1.(略) | 0.(略) | 0.(略) | 油烟机 | 1.(略) | 0.(略) | 0.(略) | 无组织 | 排放形式 | 污染物 | 产生量t/a | 排放量t/a | 有组织排放总量 | 废气量 | (略)万m3/a | (略)万m3/a | 颗粒物 | (略).(略) | 0.(略) | NOx | 0.(略) | 0.(略) | 氟化物 | 0.(略) | 0.(略) | 氯化氢 | 0.(略) | 0.(略) | 无组织排放总量 | 颗粒物 | 2.(略) | 0.(略) | NOx | 0.(略) | 0.(略) | 氟化物 | 0.(略) | 0.(略) | 氯化氢 | 0.(略) | 0.(略) | 油烟 | 0.(略) | 0.(略) |
|
3.大气预测结果
经环评预测,项目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最大值出现在熔剂生产区,最大落地浓度为0.(略)mg/m3,对应其距离为下风向(略)m处,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略)-(略))二级标准要求;无组织排放的NOX、氟化物、氯化氢最大值出现在中间合金生产区,均对应其距离为下风向(略)m处,NOX、氟化物、氯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略)mg/m3、0.(略)mg/m3、0.(略)mg/m3,氮氧化物、氟化物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略)-(略))二级标准要求;氯化氢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略))附录D限值要求。
项目金属添加剂生产区、熔剂生产区及中间合金生产区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通过预测,排放的颗粒物、氮氧化物、氟化物、氯化氢对下风向敏感点(小竜白)的贡献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略)-(略))二级标准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略))附录D限值,同时敏感目标距项目距离((略)m)远大于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对应距离((略)m),项目的建设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敏感目标的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要求。
4.非正常排放
经环评分析,非正常情况下,DA(略)排放口颗粒物排放速率明显增加,排放浓度超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标准限值要求;DA(略)排放口颗粒物、氟化物、氯化氢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明显增加;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变。建设单位应加强对布袋除尘器、预喷淋洗涤塔+气动乳化塔的运行管理,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修,降低非正常工况的发生频次,减少非正常工况的持续时间。
监测计划见下表。
监测位置 | 监测项目 | 监测频率 | 执行标准 |
DA(略) | 颗粒物 | 1次/半年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表2二级排放限值 |
DA(略) | 氮氧化物、氯化氢 | 1次/年 |
颗粒物、氟化物 | 1次/年 |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2(金属熔化炉)、表4二级标准限值 |
厂界(厂界上风向设1个监测点,下风向设3个监测点) | 颗粒物、氮氧化物、氟化物、氯化氢 | 1次/年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5.卫生防护距离
依据《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GB/T (略)-(略))中卫生防护距离公式计算,项目金属添加剂生产车间需设置(略)m的卫生防护距离。该卫生护距离内主要为园区工业企业,无敏感目标分布。
(二)废水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循环冷却水、循环沉淀池废水。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略)m3/d,(略)m3/a。经1个0.5m3隔油池、1个(略)m3厂房配套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砚山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循环冷却水总用水量为(略).(略)m3/d,(略).8m3/a。通过冷却塔配备的前处理系统(过滤器)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循环沉淀池总用水量为(略).2m3/d,(略)m3/a。循环水经配套循环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循环沉淀池总容积为(略)m3(内含4个(略)m3的池子)。
项目运营期废水产排情况见下表。
产排污环节 | 办公用水 | 循环冷却水 | 废气综合治理 |
废水类别 | 生活污水 | 高温清净废水 | 生产废水 |
产生情况 | 产生量t/a | (略) | (略) | (略).(略) |
污染物种类 | COD、BOD5、SS、NH3-N、T-P、动植物油 | COD、BOD5、SS、NH3-N | pH、氟化物、Cl-、SS |
排放形式 | 排放 | 不排放 | 不排放 |
治理设施 | 设施名称 | 隔油池 | 化粪池 | 冷却循环池 | 循环沉淀池 |
处理能力 | 0.5 | (略) | (略) | (略)m3 |
治理工艺 | 厌氧+沉淀 | / | 沉淀 |
收集效率 | (略)% | (略)% | (略)% |
是否为可行技术 | 是 | 是 | 是 |
回用量t/a | 0 | (略) | (略).(略) |
排放规律 | 间断排放,排放期间流量不稳定且无规律,但不属于冲击型排放 | 不排放 | 不排放 |
排放去向 | 经隔油池、厂房配套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砚山县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降温冷却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经循环沉淀池收集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
排放标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略)-(略))A级标准两个标准中较严标准值 | / | / |
监测要求 | 监测因子 | 监测因子:(略) | / | / |
监测点位 | 废水总排口(DW(略)) | / | / |
(三)噪声
项目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声压级为(略)~(略)dB(A)之间。通过采取厂房隔声、基础减震、安装消声器、隔声罩、距离衰减等措施后,各设备噪声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厂界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3类标准(昼间≤(略)dB(A))。
(四)固体废物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见下表。
产污环节 | 属性 | 污染物名称 | 物理性状 | 废物代码 | 危险特性 | 产生量t/a | 处置方式 |
设备维修、保养 | 危废废物 | 废矿物油 | 液态 | (略)-(略)-(略) | T,I | 0.2 | 专用收集桶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含油抹布、手套 | 固态 | (略)-(略)-(略) | T/In | 0.(略) | 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精炼扒渣 | 铝灰渣 | 固态 | (略)-(略)-(略) | R | (略).8 | 经密闭容器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废气治理 | 循环沉淀池污泥 | 固液混合 | (略)-(略)-(略) | T/In | (略).(略) | 防渗编织袋(内衬HDPE膜)或密闭容器包装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布袋除尘器(TA(略)) | 收尘灰 | 固态 | (略)-(略)-(略) | T/C/I/R | 6.(略) | 及时清除,经吨袋密封包装后暂存于危废间,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包装材料 | 沾染氟化物、重金属包装材料 | 固态 | (略)-(略)-(略) | T/C/I/R | 0.1 | 分类分区暂存于危废间,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包装材料 | 一般固废 | 沾染氯化钠、氯化钾、元明粉包装材料 | 固态 | (略)-(略)-S(略) | / | 0.2 | 分类分区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由原料厂家回收综合利用。 |
中间合金生产线 | 残次品 | 固态 | (略)-(略)-S(略) | / | 3 | 返回炉内重新利用 |
清洗中频电磁炉炉体、铸造机 | 残次铝锭 | 固态 | (略)-(略)-S(略) | / | 0.8 | 返回炉内重新利用 |
金属添加剂、熔剂生产线 | 清洗氯化钠 | 固态 | (略)-(略)-S(略) | / | 0.3 | 用作精炼剂原料重新利用 |
办公生活 | 生活固废 | 生活垃圾 | 固态 | (略)-(略)-S(略) | / | 1.(略) | 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
隔油池 | 废油脂 | 固液混合 | (略)-(略)-S(略) | / | 0.(略) | 委托有资质单位清掏处置 |
化粪池 | 污泥 | (略)-(略)-S(略) | / | 0.(略) | 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
金属添加剂、熔剂、中间合金 | 属性鉴别 | 车间、厂房沉降粉尘 | 固态 | / | / | 1.(略) | 进行属性鉴别,若鉴定结果为危险废物,则按照危险废物进行收集、暂存、处置;若鉴定结果为一般固体废物,则按照一般工业固废处置要求进行资源化处置;在属性鉴别之前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管理 |
项目有一间面积为(略)m2的危废暂存间,主要用于贮存废矿物油、含油抹布、手套,氟化物、重金属包装材料,循环沉淀池污泥、铝灰渣和布袋除尘器收尘灰。有一间5m2的一般固废暂存间,主要用于贮存氯化钠、氯化钾、元明粉等的废包装材料。通过环评分析,贮存能力均能满足厂区产生的危险废物和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需求。
(五)土壤、地下水
项目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可有效防止废水、废气及固废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减小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影响。项目分区防渗具体情况见下表。
防渗类别 | 防渗区域 | 防渗标准及要求 |
重点防渗 | 危废暂存间 |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略)-(略))要求进行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略)-(略)cm/s; |
循环沉淀池、事故池 |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略)-(略))中重点防渗区的防渗要求进行防渗设计,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略)-7cm/s; |
一般防渗 | 金属添加剂车间、熔剂生产区、中间合金生产区 |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略)-(略))中一般防渗区的防渗要求进行防渗设计,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略)-7cm/s; |
简单防渗 | 其他区域 | 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 |
注:(略) |
(六)环境风险
项目运行过程中风险物质主要为废矿物油、铝灰渣和氢氧化钠,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废矿物发生泄漏引发的火灾和爆炸风险,铝灰渣暂存设施意外破损失效,铝灰渣遇水或潮湿环境可能反应生成氨气,造成周围大气环境污染;氢氧化钠暂存容器或区域破损,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报告表》对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总体风险防范措施和废矿物油、铝灰渣、氢氧化钠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对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做出具体要求,项目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修编和演练。项目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七)总量控制指标
废气:(略)
废水:(略)
固体废物:(略)
二、评估结论
(一)《报告表》编制质量
《报告表》编制目的明确,依据较充分,对项目概况及项目区域环境现状介绍较为清楚,评价结论基本可信,可作为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二)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项目建设按照安全、环保“三同时”要求严格落实本《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污染控制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的条件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原则、项目建设可行。
文山州生态环境局
(略)年9月(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