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应采取清洁生产措施减少废气产生量,根据废气中污染物的类别和性质,采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项目运营期产生的主要废气为铝条切割废气(以颗粒物计)、涂胶废气、打胶废气、夹胶玻璃高压成型废气(以非甲烷总烃计)、焊接废气(以颗粒物计)、食堂油烟。 涂胶废气、打胶废气、夹胶玻璃高压成型废气经外部集气罩收集+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级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后,通过一根(略)m排气筒(DA(略))排放。食堂油烟经专用油烟净化器处理,油烟排放浓度和去除效率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略)-(略))小型规模要求后通过一根(略)m排气筒(DA(略))排放。 铝条切割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布袋除尘处理,焊接废气经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处理,其他未收集的铝条切割废气、焊接废气通过加强车间通风等措施,厂界颗粒物排放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后无组织排放;涂胶废气、打胶废气、夹胶玻璃高压成型废气未收集部分通过加强车间通风等措施,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达到《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略)-(略))中附录A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厂界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后无组织排放。 (二)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一水多用”原则,生产废水采用明管输送、雨水采用明沟输送,完善全厂废水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方案。项目运营期产生的主要废水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为磨边废水、钻孔废水及清洗废水,经室内水槽收集+单级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后,外排废水主要污染因子达到经开区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通过污水管网排入经开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一级A标准(其中,COD提标为(略)mg/m3,NH3-N提标为2.5mg/m3,TP提标为0.(略)mg/m3),经渥江排入袁河。 (三)严格落实固体废物管控措施。应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污染担责的原则,落实《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管理台账制定技术导则》《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制定指南》等要求。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为:(略)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确保厂界达标,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在满足工艺条件的情况下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在总图布置时,结合工艺合理布局;采用减振、消声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运行期厂界噪声必须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3类标准。 (五)环境风险防范要求。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认真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环境应急设施和装备,一旦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必须立即启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减轻对外环境的污染影响。本项目环境风险类型主要为原料仓库润滑油、液压油和危废贮存间废润滑油桶、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废液压油桶、废活性炭、废硅酮胶等危险物质泄漏、火灾/爆炸产生的次生/伴生污染物排放等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略)-(略)),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级,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企业应按照《报告表》要求,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落实突发大气环境、水环境环境事件等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设置一座(略)m3事故应急池,企业应建设科学合理的输送管路、截污回流系统等工程控制措施,确保事故情况下应急废水能够自流进入应急池,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六)排污口规范化设置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立标识牌,各工艺废气排气筒高度必须满足相应标准和《报告表》的要求,按照《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口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HJ (略)-(略))要求规范化设置监测点位。 (七)项目周边规划控制要求。项目环境防护距离应满足《报告表》提出的要求,本项目以生产车间外扩(略)m设置卫生防护距离。你公司应配合宜春经开区管委会,严格控制好本项目周边规划,项目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及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 (八)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本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必须满足分局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