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 (1)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沿线村庄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外运处置或者综合利用,不直接向地表水体排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2)清管试压排放的废水 本项目全线管道试压废水排放量(略).(略)m3。根据国内其它管线建设经验,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后可重复利用或直接排放,对外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本项目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用于下一段管道试压重复利用,或施工场地抑尘洒水,不会对外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3)场地清洗废水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等会产生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虽然污水量较小,也会给周围水体带来一定影响。对这部分污水,应建立临时性的隔油池和沉沙池,清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可用于场地洒水抑尘。 2.大气环境 (1)施工扬尘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 本项目在土石方挖掘、物料的装卸和运输过程,会产生一些地面扬尘。通过设置高度2.5m以上的围挡、洒水压尘、采用密闭车斗等措施减少扬尘产生。 (2)管道焊接防腐及补焊作业废气 本项目管道补焊、焊接防腐过程中将产生少量焊接烟尘、喷砂粉尘与有机废气(以非甲总烃计),以无组织形式逸散。由于项目施工分段进行,施工周期较短,且施工现场较为空旷,有利于空气的扩散,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焊接防腐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3)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的尾气 加设尾气吸附处理装置,尽量增大使用负载,使柴油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完全有效利用,使用高标号的柴油。 3.固体废物 本项目不设置弃渣场,管线施工产生多余土方在天然气管道沿线边缘敷设平整设做绿化带或做后期场地恢复使用,不外排;施工生活垃圾依托沿线村庄生活垃圾设施,分类收集、袋装,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清运;施工废料部分可回收利用,剩余废料按照相关规定外运处置;包装材料分类收集外售物资部门回收。 4.声环境 施工期间路基工程主要来源于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以及运送土石方的汽车行驶噪声等,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噪声、消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5.生态环境 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本工程天然气管道穿越2段共计(略)m的永久基本农田,采取人工开挖的方式施工,尽可能缩减施工作业带宽度,剥离的表土分层堆放并逆序回填。同时,应在水稻等作物颗粒归仓后的冬季施工,以减轻对农作物等植被的破坏。该段施工作业时间约半个月,施工时间较短,埋管后覆土压实表土采用耕作层土壤,确保不影响该片农田的春耕生产。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 本项目的废水主要来自阀站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生产废水。 运营期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回用于站场内绿化洒水。生产废水会混合有润滑油或矿物油等油类物质,因此经收集后,按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不外排,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 2.大气环境 对站场工艺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泄漏检测,其中阀门、开口阀或开口管线取样连接系统每3个月检测一次,其他连接件、其它密封设备每6个月检测一次,对于天然气流经的初次开工开始运转的设备和管线组件在开工后(略)日内对其进行第一次检测。发现泄漏(检测值≥(略)μmol/mol)应进行修复,直至低于限值。加强管理,减少放空和泄漏,站场设置放空系统,天然气通过放空立管排放,利用高空疏散,减少天然气排放的安全危害和环境污染。 3.固体废物 站场内设置有生活垃圾收集桶,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每日清运;清管废渣、分离器检修粉末收集后交由资源回收公司综合利用;设备检修及保养产生的废润滑油、废含油抹布、废铅酸蓄电池、含油废水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 4.声环境 运营期噪声污染主要为天然气流动噪声和释放噪声。 在站场选址时,就考虑了使站场远离居民区。本项目各站距离周围的居民在满足规范要求,噪声主要来自天然气输送时的气流运动,其强度低于(略)dB(A),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 5.生态环境 对沿线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路基边坡产生的水土流失;二是汽车尾气对沿线植被生态系统的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