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控制征地红线和施工作业边界,施工前设置临时拦挡,限制施工活动范围,站内施工时基坑开挖临时土石方集中堆存,剥离表土后期将用作绿化覆土。
(2)工程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生态群落和生境类型,标明施工活动区,禁止到非施工区域活动,消减施工建设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
(3)加强施工人员生态保护教育,严禁捕猎、捕食野生动物。
(4)施工过程中的挖填土方采取编织袋装土堆砌成护坡,对临时堆土进行防护,对表层的土壤采取分层剥离措施,利用表土恢复原地貌,利于植被的恢复生长,减少施工对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
(5)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建筑垃圾,按照原有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覆土绿化、植被恢复,植被恢复采用撒播草籽方式,优先选择用本地植被种类种植,恢复地表状态及土地使用功能。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场地及施工道路采取洒水降尘,施工开挖裸露面和散体物料堆放区采用防尘网进行覆盖,表土堆存采用编织土袋拦挡和彩条布临时苫盖。
(2)加强监督管理,设立环境保护监督牌,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合理组织施工,缩短施工时间。
(3)加强对施工车辆的检修和维护。水泥、砂石等物料运输车辆采取封闭措施,以避免运输途中撒漏。
施工场地扬尘执行《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略)-(略)-(略))标准。
3.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水槽和简易沉淀池,将车辆清洗废水进行处理后利用于场地洒水抑尘及施工。
设置移动式厕所,生活废水综合利用于周围农肥或绿化灌溉。
设置截排水沟和沉淀池,及时导排雨季积水,并且对场区的初期雨水进行沉淀处理。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对施工机械采取消声降噪措施;运输车辆在途经敏感点时,应尽量保持低速匀速行驶。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施工材料尽量回收利用或外售,不能利用或外售部分送市政部门指定的合法建筑垃圾场妥善处置。
(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表土应单独剥离,妥善保存,用于后期的植被恢复。
(3)施工机械定时保养,不现场拆解维修作业,避免漏油情况发生。
(4)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二)运营期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升压站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
升压站管理人员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
升压站维护过程中应加强对维护人员的管理培训,将维护过程产生的固废带离现场妥善处置,避免随意乱丢污染周边环境。
2.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1)确保升压站内高压设备、建筑物钢铁件均接地良好,以减小电磁场场强,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位均应连接紧密,以减少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2)升压站内大功率的电磁设备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升压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做到表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
(3)选用低电磁干扰的主变压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升压站电磁防护与阻隔措施,升压站四周设置围墙,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升压站电磁防护与屏蔽措施。
(4)开展运营期的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动态掌握运营期电磁环境影响情况,切实减少升压站对周边环境的电磁影响。
(5)安排专人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定期对站内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保证主变等运行良好。
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过程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厨房油烟,厨房采用电能或液化气作为厨房燃料,均为清洁能源,油烟废气经抽油烟机抽至屋顶排放。
4.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生活污水经设置的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定期抽排用于周围农作物浇灌。
5.声环境保护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装配精度,加强维护和检修,提高润滑度,减少机械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防止共振等,做好变压器基础减震降噪措施。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维护工作,保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状态,降低噪声和振动的产生。确保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中2类标准。
6.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废变压器油、废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分类暂存于危废暂存间(面积:(略)
(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