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略) (2)运行期:(略)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设计阶段环境保护设施、措施 (1)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设备的金属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和接头等,应确定合理的外形和尺寸,以避免出现高电位梯度点;所有的边、角都应挫圆,螺栓头也应打圆或屏蔽,避免存在尖角和凸出物;特别是在出现最大电压梯度的地方,金属附件上的保护电镀层应确保光滑。 在安装高压设备时,保证所有的固定螺栓都可靠拧紧,导电元件尽可能接地。 (2)声环境保护措施 本期项目通过设备招标优先采用低噪声设备,包括主变压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提出噪声水平限值,从控制声源角度降低噪声影响。 优化站区总平面布置,主变压器布置在站区中部,充分利用站内建构筑物的挡声作用,尽量将声源较大的设备布置在远离围墙的位置。主变压器采用防火墙隔开,并在主变压器东侧设置6.5m高,约(略)m长的隔声屏障,有效控制噪声向侧面传播。 (3)水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前期工程站内已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定期清理,不外排;本期项目运行期不新增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 (4)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本期项目扩建的主变压器下方设置事故油坑,本期扩建站区内不新增事故油池,变电站现有事故油池能容纳单台主变的全部油量,满足《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 (略)-(略))中贮存最大一台变压器(略)%油量的相关要求。事故状态下产生的事故油经事故油池进行隔油处理后,由具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专业单位回收处置,不外排。 变电站产生的废铅蓄电池不储存,由运营单位统一收集送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严格禁止废铅蓄电池随意堆放。 (5)固体废物控制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后运至当地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单位处理,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本期项目运行期不新增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垃圾。 2.施工阶段环境保护设施、措施 (1) 生态环境 施工过程应合理规划,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和破坏;施工结束后对施工临时场地进行整治和恢复植被。 湿地公园及鸟类迁徙通道保护措施主要有:(略) (2)施工噪声 优先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中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对工程中高噪声设备的施工作业时间加以严格限制,夜间不施工,经过实体围墙的隔声降噪等措施后,使得本期扩建工程施工期的噪声影响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略)-(略))的限值要求。 (3)施工废水 本期扩建主变的工程量较小,施工人员不多,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 (4) 施工扬尘 前期工程建设实体围墙,可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道路和施工作业面定时洒水抑尘,施工期土方运输车辆做好苫盖,避免沿途撒漏,合理装卸、规范操作。 3.运行阶段环境保护设施、措施 (1)运行单位定期进行检查及维护管理,保证各设备正常运行,对本期新增的主变事故油坑、排油管道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溢流。 (2)设置警示标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加强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高压变电设备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 (4)本期新建主变东侧设置6.5m高隔声屏障,做好运行期环境监测,确保厂界噪声排放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略)-(略))、站址周边电磁环境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略)-(略))标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