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采用先进、节能的生产工艺、设备和管理体系,降低工程造成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规划控制工作,禁止在井场附近建设住宅、医院、学校等敏感建筑物。合理规划建设时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二)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道路选线尽量利用现有道路,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走路线,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施工安排应避开耕作期,减少对农民耕种造成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利用原生表土及乡土物种,重建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植物群落,最终形成可自然维持的生态系统。严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I级保护林地、辛安泉域重点保护区、城镇开发边界及县城总体规划范围等生态敏感区内建设井场和施工营地、施工道路、泥浆池等工程。
?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土方严禁堆积在河道,严禁向水体排污。每座井场设置1座泥浆固化池,泥浆固化池铺设防渗膜,钻井废水进入泥浆池沉淀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钻井压裂后排出的压裂液贮存于井场储水罐,循环利用于钻井压裂,不外排。
2.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排采水和少量零散气分离水收集进入各井场储水罐储存,定期由罐车送移动式排采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于井场压裂作业、道路洒水,剩余无法回用的废水,优先采用罐车拉运至山西晋祥煤成气股份有限公司排采水处理站处置;在该排采水处理站不具备处理能力时,采用罐车拉运至武乡县荣华洗煤有限公司进行综合利用,不外排。
? (四)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阶段采用成熟有效的止水技术,防止出现连通不同含水层的情况,避免对地下水造成影响。项目位于辛安泉域范围内,须按照山西省水利厅关于辛安泉域水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要求,重点加强泥浆池、排采水池、废污水收集池、污水罐、污水处理设施、事故池、危废贮存点等区域的防渗。设地下水跟踪监测点位,定期开展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避免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五)严格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严防造成次生环境问题。井场设置泥浆固化池,钻井泥浆及钻井岩屑全部进入泥浆固化池固化填埋处理,施工结束后覆土绿化生态恢复。各井场设置1座移动集中箱式危废贮存点,废机油、废油桶在危废贮存点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
? (六)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采取边界围挡,物料遮盖、场地洒水、运输车辆加盖篷布等措施减少施工扬尘。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采用零散气收集设施进行回收,不能回收利用的引入燃烧装置燃烧后排放,禁止直接放空。选用高效节能环保型柴油动力机组和优质燃油,废气排放须满足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污染物排放排放限值要求。
? (七)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选用性能好、低噪音的设备,采取合理的降噪措施和工艺;施工便道尽量远离村庄,禁止村庄附近井场工程夜间施工、运输。运营期合理布置噪声源,选择低噪声设备,设减振基础并采用消声措施,严格控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