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 (一)废气 根据估算模式计算,本项目Pmax最大值为无害化降解废气排放口DA(略)排放的H2S,Pmax值为(略).(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略))分级判据,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范围为边长5km的矩形。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是无组织废气,包括猪舍恶臭、猪舍天然气供暖燃烧废气、粪污处理系统恶臭、堆粪棚恶臭、沼气燃烧废气、备用发电机废气、运输车辆废气、运输恶臭、饲料塔泄压粉尘、食堂油烟。有组织废气主要是无害化降解废气。 1.无组织废气 猪舍恶臭:(略) 猪舍天然气供暖燃烧废气:(略) 粪污处理系统恶臭:(略) 堆粪棚恶臭:(略) 沼气燃烧废气:(略) 饲料塔泄压粉尘:(略) 运输恶臭:(略) 食堂油烟:(略) 2.有组织废气 无害化降解废气:(略) 3.废气预测 环评选取SO2、NO2、PM(略)、PM2.5、NH3、H2S为预测因子,面源3个(A区猪舍、B区猪舍、粪污处理区),点源2个(火炬源沼气燃烧器、无害化处理排气筒DA(略))。 据环评预测,正常排放情况下,①NH3、H2S网格点短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略).(略)%、(略).(略)%,敏感点短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0.(略)%、0.(略)%;②SO2、NO2、PM(略)、PM2.5网格点短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略)%、(略).(略)%、0.(略)%、1.(略)%,长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0.(略)%、1.8%、0.(略)%、0.(略)%,敏感点短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0.(略)%、2.(略)%、0.(略)%、0.(略)%,长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0.(略)%、0.(略)%、0.(略)%、0.(略)%。 叠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浓度后,①NH3、H2S网格点小时浓度叠加背景浓度后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略).(略)%、(略).(略)%,敏感点小时浓度叠加背景浓度后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略).(略)%、(略).(略)%;②SO2、NO2、PM(略)、PM2.5网格点叠加背景浓度后保证率日均浓度最大占标率分别为8.(略)%、(略).(略)%、(略).(略)%、(略).(略)%,年均浓度叠加背景浓度后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略).3%、(略).(略)%、(略).(略)%、(略).(略)%,敏感点叠加背景浓度后保证率日均浓度最大占标率分别为8%、(略).(略)%、(略).(略)%、(略).(略)%,年均浓度叠加背景浓度后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略).(略)%、(略).(略)%、(略).(略)%、(略).(略)%。 根据预测结果,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NH3和H2S小时浓度预测值均能达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略))附录D中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要求。SO2、NO2 (略)%保证率和PM(略)、PM2.(略)%保证率日均浓度预测值、年均浓度预测值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略)-(略))二级标准。 非正常排放情况下,无害化处理间喷淋塔故障(去除效率为0),NH3、H2S网格点短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略).(略)%、(略).(略)%,敏感点短期浓度贡献值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0.(略)%、1.(略)%。 环评预测,厂界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污染物H2S、NH3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排放的恶臭浓度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略)-(略))要求,厂界NO2、SO2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略)-(略))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项目厂界无组织废气达标排放,厂界PM(略)、PM2.5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略)-(略))二级标准。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略)无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略) (二)废水 废水主要为养殖粪污水、猪舍冲洗废水、堆粪棚渗滤液、沼气脱水、车轮清洗废水、除臭喷淋塔废水、初期雨水以及生活污水。其中养殖粪污水产生量(略).6t/a,经固液分离系统分离后,污水产生量为(略).(略)t/a;猪舍冲洗废水产生量(略).(略)t/a;堆粪棚渗滤液产生量(略).(略)t/a;沼气脱水产生量9.(略)t/a;车轮清洗废水产生量(略).5t/a;除臭喷淋塔废水产生量4.5t/a;生活污水产生量(略).(略)t/a。 项目采用“预处理+UASB厌氧”工艺,工艺流程为格栅+集污池+固液分离机+调节池+混凝反应+初沉池+厌氧中转池+UASB厌氧+沼液收集池。 养殖粪污水、猪舍冲洗废水进入猪舍储液池((略)m3)后经管道输送至粪污处理系统集污池((略)m3),集污池污水经固液分离机分离后进入粪污处理系统调节池((略)m3);堆粪棚渗滤液、沼气脱水、除臭喷淋塔废水收集后经管道输送至粪污处理系统调节池((略)m3);车辆清洗废水经洗车房沉淀池(6m3)收集后经管道输送至粪污处理系统调节池((略)m3);生活污水中食堂污水经隔油池(6m3)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化粪池((略)m3)后经管道输送至粪污处理系统调节池((略)m3),粪污处理系统调节池污水经混凝反应+初沉池((略)m3)处理后进入厌氧中转池((略)m3),厌氧中转池污水进入UASB厌氧反应器((略)m3)处理后尾水(沼液)满足《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略)-(略))、《畜禽粪肥还田技术规范》(GB/T(略)-(略))以及《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略)-(略))后进入沼液池((略)m3)及暂存池((略)m3)暂存后作为液体粪肥通过管道还田。根据畜禽养殖液体粪肥消纳协议,项目与当地丘北县树皮彝族乡人民政府签订了消纳协议,消纳土地面积为(略)亩,消纳土地分布在项目所在周边4km范围内。环评对还田的可行性做了分析。 初期雨水量(略).(略)m3/次,经(略)m3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后,用于绿化用水,不外排。 项目废水非正常排放情况包括项目储粪池渗漏、粪污处理系统非正常运行导致项目产生的粪污非正常排放,项目粪污处理系统西北侧设计有1个容积为(略)m3的事故应急池,项目还设置有沼液池((略)m3)及暂存池((略)m3),可以满足项目需求。 (三)地下水 项目场地属于岩溶中等发育,项目场地下伏三叠系个旧组岩溶含水层地下水在垂向上岩溶发育具有多期性,浅层岩溶地下水主要沿着浅层发育岩溶裂隙及岩溶管道向东侧六郎洞暗河潜在发育的主通道方向径流,最终汇入东侧沟谷下伏六郎洞暗河潜在发育的岩溶管道,最终向北西侧的六郎洞暗河口排泄。 环评分析,项目采取源头防控、分区防渗等措施后,正常工况下项目生产废水不外排,对地下水影响小。非正常工况下,在污染物发生渗漏或泄漏等情况下,对地下水会产生一定影响。环评预测,A区妊娠舍1储液池泄露发生渗漏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氨氮、COD、TP,预测结果为:(略) 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渗、跟踪监测等措施,减小对地下水的影响。源头防控:(略) 防渗分区 | 防渗措施 | 防渗技术要求 | 重点防渗区 | 危废暂存间、柴油罐房、堆粪棚、无害化处理间、猪舍(妊娠舍、分娩舍、后备舍、隔离舍、暂存舍、售猪室)及储液池、沼液池、暂存池、事故应急池、粪污处理系统各池体 | 重点防渗区具体防渗措施为猪舍及储液池地基夯实(强夯),C(略)混凝土(略)mm厚垫层,并设置(略)mm厚粪池筏板(配筋φ(略)@(略),双层双向,C(略)P6抗渗混凝土);柴油罐房、堆粪棚、无害化处理间基础采用1.5m粘土夯实+1层复合土工膜+C(略)抗渗混凝土硬化;沼液池、暂存池、事故应急池及粪污处理系统池体基础采用1.5m粘土夯实+1层复合土工膜+C(略)抗渗混凝土硬化,池体四周采用1层复合土工膜+C(略)抗渗混凝土抹面;采取以上防渗措施后防渗性能等效黏土层厚度≥6m,渗透系数≤1×(略)-7cm/s;危废暂存间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略)-(略))的相关要求进行防渗,基础采用1.5m粘土夯实+1层复合土工膜+C(略)抗渗混凝土硬化。 | 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略)-7cm/s;或参照GB(略)执行 | 一般防渗区 | 化粪池、隔油池、初期雨水收集池、冷库、天然气站、洗车房沉淀池 | 具体措施为基础采用1.5m粘土夯实+C(略)抗渗混凝土硬化,池体采用C(略)抗渗混凝土抹面。 | 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略)-7cm/s;或参照GB(略)执行 | 简单防渗区 | 场内生活区、附房及场区道路 | 一般水泥地面硬化 | 一般地面硬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