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严格按照“十必须、十不准”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现场架设2m高墙,封闭施工现场,采用密目安全网,以减少扬尘;在施工场地出口设置洗车槽,放置防尘垫,运输车辆出场时必须使用篷布覆盖;定期对施工场地地面进行洒水抑尘,确保施工期废气达标排放。运营期湿法造粒工序产生的废气经集气罩收集,液硫池沉淀、提纯、滚筒造粒、刮片工序产生的废气经负压抽风收集后进入车间废气治理设施,引入1套“旋风水膜除尘”处理后经(略)m高排气筒排放(水膜采用(略)%氢氧化钠溶液);自用柴油橇装站设置密闭卸油管路系统装置,油罐顶部均与通气管相连,柴油通气管管口设置阻火透气帽,并设置通气立管,离地高度4m以上,管口设置阻火器和呼吸阀;LNG充装橇废气通过放空阀至低温EAG加热器加热后,经站内6m高的放散管达标排放;食堂油烟经集气罩收集后由油烟净化器处理,通过专用烟道屋顶达标排放。 2.落实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在施工机械上尽可能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和施工机械;固定设备设置在施工工棚内、安装减振垫,优化施工平面布置,设置施工围挡,确保噪声达标排放。运营期合理布局,各类风机、水泵的基础设橡胶隔振垫,以减振降噪;气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加设橡胶接头以减振,排气管道加装消声器;冷却塔基座减振、在受水盘水面铺设聚氨酯多孔泡沫塑料垫,设置维护隔声百叶,加强绿化,确保运营期噪声达标排放。 3.落实污水处理措施。施工期修建临时沉淀池,地面冲洗、施工机械和车辆清洗所产生的废水全部收集至沉淀池中,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地面冲洗、施工机械和车辆清洗,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土石方临时堆场周围设置导流明渠,将雨水引至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施工营地预处理池处理后,经园区污水管网进入中国(普光)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运营期柴油橇装站区域设置独立的初期雨水收集区域,该区域的雨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厂区雨水管网;软水制备废水、生活污水、柴油橇装站区域外的初期雨水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中国(普光)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4.落实固废处置措施。施工期施工现场设置土石方临时堆场,开挖土石方须覆盖薄膜;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水性漆桶通过分类收集后交废物收购站处理,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所;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运送到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污水预处理池产生的污泥定期清掏,并交由环卫部门进行清运;沉淀池污泥定期进行打捞随建筑垃圾一起外运处理。运营期生活垃圾经收集后暂存于收集桶内,定期清运至市政垃圾清运点;厨余垃圾、隔油池油脂定期交由有餐厨垃圾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液硫池沉淀渣、2#循环水池及水膜循环池沉淀渣、初期雨水池沉渣定期捞出送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公司或销售给使用次品工业硫磺的工厂使用;提纯塔过滤废滤芯、软水制备废离子交换树脂由生产厂家回收利用;废气治理水膜除尘液、清罐废物直接交由具有相应危废资质的单位收集和处理,不在项目处暂存;废润滑油、废油桶、废含油手套及抹布、柴油橇装区设置的初期雨水切换井产生的废油等危险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5.加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按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原则采取分区分级防渗措施,严格按照地下水防渗措施落实各个单元的防腐、防渗处置,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