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过程贯彻清洁生产原则和循环经济理念,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和环境管理,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各类废气的处理达到《报告书》提出的要求,有效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本项目颗粒物、非甲烷总烃、二甲苯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略)/(略)-(略)),锰及其化合物参照执行上海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略)/(略)-(略))中相关标准。 (三)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一水多用、分质处理”原则设计建设厂区给排水系统,设置1个雨水排放口、1个生活污水接管口、1个工业废水接管口。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管至溧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初期雨水接管至溧阳昆仑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关村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应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并合理布局,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 3类标准。 (五)严格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固体废物在厂内的堆放、贮存、转移应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略)-(略))、《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略)-(略))、《江苏省固体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工作意见》(苏环办〔(略)〕(略)号)等相关管理要求,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危险废物转移应当遵循就近原则,及时清运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规范处置。 (六)加强环境风险管理,落实《报告书》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完善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控制和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因污染物事故排放或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和信息沟通平台,积极回应公众合理环境诉求。配合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卫生防护距离有关要求。 (七)按《报告书》及相关文件要求,规范化设置各类排污口和标志。按《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实施日常环境管理与监测,监测结果及相关资料台账备查。及时根据跟踪监测情况调整、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八)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