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废水 本项目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施工期废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及车辆冲洗废水、泥浆废水、基坑排水。施工人员租用民房的利用现有的排水系统,新建生活区设置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在机械停滞区设置隔油沉淀池,冲洗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在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时现场需设置泥浆池,泥浆循环使用,不外排,待施工完成后,泥浆废水在工作池中沉淀后可用做场地降尘洒水,不能利用的可由吸泥车运走。基坑排水经沉淀处理后尽量综合利用,剩余的排至下游河渠。运营期王庄扬水站管理区设置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 2、废气 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清淤臭气、沥青烟。施工期产生的扬尘通过洒水降尘、设置围挡、密闭遮盖等降尘措施;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措施;清淤臭气采用干法施工、喷洒除臭剂等措施;沥青摊铺应避开风向针对环境敏感点的时段。 3、噪声 施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及车辆运输噪声,采取选用低噪声工艺和设备、配备减振装置、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设置隔声屏障等措施。运营期噪声为泵站运行噪声,水泵设置在泵房内并采取减振、隔声措施,泵站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略)-(略))2类功能区要求;管理道路禁止重型载货汽车通行,设置限速牌,其产生的交通噪声对周围敏感点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弃方、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施工弃方主要为河道清淤疏挖工程产生的余方,河道疏挖余方主要弃置于5处临时弃土区,其余工程产生的余方较少,用于河道两岸河道管理范围内低洼处整平;建筑垃圾能利用的尽量回收利用,剩余不可利用部分按当地城管部门要求运至指定消纳场地;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运营期主要为王庄扬水站管理区产生的生活垃圾,管理区设有垃圾桶,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土壤 施工期通过加强物料管理,施工区进行场地硬化,隔油沉淀池、泥浆池采取防渗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保养和正确使用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施工期生产活动对土壤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6、生态 施工期,采取合理规划施工临时占地、严格管理施工用地范围、不得随意开设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避开鱼类繁殖期;加强施工人员环保培训,严禁捕杀野生动物;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复耕及植被恢复,治裸补绿。运营期,裕民渠扩挖、红旗渠暗涵改明渠等工程使水面面积增加,水域景观面积增大;管理道路建成后,将使道路沿线各类生态新系统进一步破碎化,但由于管理道路占地相对评价区内的农田等景观而言数量较小,不会对沿线生态完整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