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文本
利辛县(略)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利辛县统计局
(略)年5月(略)日
(略)年,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县经济运行良好,实现了总量大幅增长、增速快于全市、位次历史性前移的目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略)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略).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2%,位居全市第2位,分别比全省、全市高0.4、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略).3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略).8亿元,增长(略).5%;第三产业增加值(略).5亿元,增长3.4%。三次产业比为(略).6:(略)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略)年我县生产总值修订为(略).9亿元,较(略)年快报增加(略)亿元,增长(略).1%,增量、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在此基础上,(略)年全县生产总值大幅度提升至(略).6亿元,位居全省(略)个县(市)第(略)位,较(略)年上升3个位次,较(略)年上升5个位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按常住人口((略)年常住人口为(略).(略)万人)计算,人均GDP为(略)元。
(略)年全县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略)
|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生产总值
|
(略).6
|
6.2
|
|
第一产业
|
(略).3
|
2.6
|
|
第二产业
|
(略).8
|
(略).5
|
|
工业
|
(略).3
|
(略).9
|
|
建筑业
|
(略).7
|
6.2
|
|
第三产业
|
(略).5
|
3.4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略).7
|
3.7
|
|
批发和零售业
|
(略).4
|
8.0
|
|
住宿和餐饮业
|
9.9
|
4.3
|
|
金融业
|
(略).0
|
3.6
|
|
房地产业
|
(略).3
|
-2.7
|
|
营利性服务业
|
(略).5
|
6.7
|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略).8
|
1.0
|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略).(略)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3%,其中:(略)
(略)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略)
|
指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总产量
|
(略)
|
0.1
|
|
油料产量
|
(略)
|
3.2
|
|
园林水果产量
|
(略)
|
1.4
|
|
蔬菜产量
|
(略)
|
4.4
|
(略)年共完成造林面积(略)公顷,森林抚育面积(略)公顷,竹木采伐量(略).6 万立方米。
畜牧业生产稳步推进,规模养殖比重进一步提高,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具体情况见下表)。
(略)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存出栏量
单位:(略)
|
指 标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
肉类总产量
|
(略).0
|
5.1
|
|
牛出栏
|
3.2
|
(略).5
|
|
生猪出栏
|
(略).9
|
1.5
|
|
羊出栏
|
(略).4
|
-(略).1
|
|
家禽出栏
|
(略).4
|
-8.4
|
|
大牲畜年末存栏
|
5.4
|
(略).2
|
|
羊年末存栏
|
(略).7
|
-6
|
|
家禽年末存栏
|
(略)
|
-9.6
|
|
禽蛋产量
|
3.0
|
(略).8
|
|
奶类产量
|
1.6
|
(略).6
|
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略)年,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略)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地膜使用量(略)吨,与去年下降6.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略)家,总产值(略).3亿元(含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利辛公司),同比增长(略).0%;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略).8%,增幅比全市平均高出6.6个百分点。
全年增长行业增加值增速、拉动点数及占比
|
序号
|
行业名称
|
累计增速(%)
|
拉动增长点数(百分点)
|
累计工业增加值占比(%)
|
|
1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略).6
|
(略).2
|
(略).4
|
|
2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略).1
|
5.9
|
(略).4
|
|
3
|
金属制品业
|
无同期数
|
3.0
|
2.4
|
|
4
|
纺织业
|
(略).0
|
2.3
|
6.6
|
|
5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5
|
0.4
|
9.3
|
|
6
|
医药制造业
|
(略).8
|
0.4
|
1.5
|
|
7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7.1
|
0.1
|
1.8
|
|
8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略).0
|
0.1
|
0.6
|
|
9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4.1
|
0.(略)
|
0.9
|
|
(略)
|
食品制造业
|
7.4
|
0.(略)
|
0.4
|
|
(略)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2.5
|
0.(略)
|
1.1
|
|
(略)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7.7
|
0.(略)
|
0.2
|
|
(略)
|
汽车制造业
|
3.4
|
0.(略)
|
0.4
|
|
(略)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6.8
|
0.(略)
|
0.2
|
分行业大类看,(略)个行业大类中,有(略)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略).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略).3%,合计上拉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略).6个百分点。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四大行业对全县拉动作用明显,合计上拉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略).4个百分点。
(略)年,我县建筑业总体运行平稳,但受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整体呈现稳中趋缓态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略).4亿元,同比增长(略).4%。在统房地产项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略).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略).0%。
四、固定资产投资
(略)年,全县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有力抓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略).8亿元,同比增长5%,低于全市2.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四个载体,下同);其中,工业完成投资(略).2亿元,同比下降7.4%,居全市第4位,房地产完成投资(略).4亿元,同比增长(略).4%,居全市第1位,基础设施投资完成(略).7亿元,同比增长(略).8%,居全市第2位。分产业看,一产投资8.1亿元,同比增长7%,拉动投资增长0.4个百分点;二产投资(略).2亿元,同比下降7.4%,下拉投资增速2.5个百分点;三产投资(略).5亿元,同比增长(略).7%,拉动投资增长7.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2:(略)
五、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略).7亿元,比上年增长3.7%。通公路里程(略)公里。
年末电话用户(略)户,其中固定电话(略)户,移动电话(略)户。互联网用户(略)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略)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略).3亿元,比上年增长5.4%。从四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略).8亿元,增长(略).0%,零售业销售额(略)亿元,增长8.8%,住宿业营业额1.5亿元,增长3.2%,餐饮业营业额(略).2亿元,增长6.6%。
全年实际出口总额达(略)万美元,利用外资(略)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略).9亿元,增长6.1%。其中:(略)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略).(略)亿元,比上年增长7.(略)%,比年初增加(略).(略)亿元。其中:(略)
八、科技、教育
(略)年专利授权(略)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略)件,实用新型(略)件,外观设计(略)件。
(略)年末全县普通中专2所,在校学生为(略)人。普通中学(略)所,在校学生(略)人,其中:(略)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略)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略).7万册,档案馆1个,馆藏图书资料3万卷册。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略)%。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略)个,其中:(略)
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略)年,全民健身全面开展,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略)项次,截止年底体育场地数(略)个,其中:(略)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户数(略).9万户,总人口为(略).6万人,(略)年市级反馈常住人口(略).(略)万人。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略)
(略)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略)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以内。
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略)人,其中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略)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略)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略)人。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略)人。年末享受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略)人和(略)人。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略)家,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略)床。
注:(略)
2、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略)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略)万元以上及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