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content
(略)年,南湖区市场监管局锚定“市场监管现代化先行”目标,坚持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和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为根本目标,大力倡导“六干争先”,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展现市场监管现代化新作为。今年以来,入选国家级试点1个,省级试点2个;获厅局级领导批示2个。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筑牢民生“安全底线”
1.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稳扎稳打。巩固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和“菜篮子安全守护”微改革,开展各类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采用“风险+随机”抽检新模式,针对高风险区域和品种加大抽检力度。开展药品“清源”、零售药店和医疗美容、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质量安全等专项行动,推行口腔诊所药械使用质量智慧化监管,构建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动态监测、风险智能预警、问题精准追溯。
2.特种设备监察有力有序。深化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协同+全民参与”的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治理模式,累计完成(略)台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覆盖(略)个社区(略)个小区,相关工作经验获市场监管总局领导批示肯定。
3.产品质量监管严谨严格。开展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完成烟花爆竹、电线电缆、电动自行车、电能表、湿巾等(略)种产品抽检(略)批次。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改装的查处力度。全面开展电动自行车及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器等相关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底数排摸。
(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4.深化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行“公平竞争+合法性+人大备案”三审联动机制,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细则,探索规范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南湖路径。完成重大政策措施会审4件,提供区级各部门及主体业务咨询(略)余次。
5.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发明专利快速预审与优先审查,通过发明专利快速预审(略)件,发明专利优先审查(略)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略)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略).(略)件,新申报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3件、高价值培育平台2个。成功登记数据知识产权(略)件;全省首件民办非企业数据知识产权落地南湖。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额(略).(略)亿元。
6.深化“质量强企千百行动”。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略)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ISO (略)等先进管理方法。完成并发布全区首个地方技术性规范,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形成可复制的市场标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7.实施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探索实施立体化“信用+楼宇”建设,协同接入税务、消防等多部门数据,共同搭建“信用+”评价模型,实施“红橙黄”三色管理模式,对职业索赔高发楼宇实施定向监测。行政处罚同步告知当事人主体“信用修复”的条件和方式,今年主动告知企业(略)户次。
8.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全面推进“市监综合查一次”,强化部门内和部门间的双向联合,建立“跨部门”联络机制,形成对外部门间和对内科室间协同监管联络协调“双固定”模式。已开展检查(略)户次,双随机监管占比(略).(略)%。跨部门监管率(略).(略)%,涉企检查次数同比减少(略).(略)%。
(三)持续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9.深入推进共富建设。帮扶指导(略)村挖掘食安共富资源,开展“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成功扶持打造了“潜福蜗牛”区域食品特色品牌。以地理标志保护为切入点,系统推进水蜜桃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凤桥水蜜桃”地理标志产业标准化数字桃园建设项目入选《(略)年浙江省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创新项目清单》。
(略).做实做细新业态管理。强化即时配送企业配送人员登记备案督促和指导,持续更新电动自行车集中使用领域的各即时配送站点的备案情况,及时督促站点和骑手完成新车上牌、自检和实施换电的日常操作,对在用未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实施动态清零,换电比例(略)%。建设推广“暖心驿站”(略)个,完成率(略)%。
(略).稳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实省民生实事项目中小学食堂提档升级建设行动,严格对照省民生实事建设项目建设标准、任务进度和时间节点要求,指导学校食堂从“硬件基础、管理水平、现场管理、操作规范”等方面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平均建设进度(略)%。加快全区幼儿园大容器消毒配备项目落地实施。
(略).推进放心消费集聚区扩容。深入推进“建立完善放心消费集聚区建设集成机制”试点建设,打造以南湖天地商圈为样板,戴梦得、八佰伴、合乐城综合体多家各具特色的集聚区为核心的市区消费集聚区群落。在全部(略)家放心消费集聚区内实现了消费维权联络站全覆盖。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压责任、强监管,守牢安全底线。深入提档“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设。突出对高风险食品、重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以往监督抽检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食品种类的抽检力度。稳步开展药械化监督检查与专项工作,加快“医疗机构药械智慧监管端”工程建设。夯实特种设监察基础工作,筑牢安全底线,深化特种设备事故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加大产品监督抽查(含网络抽检)力度,不断提高监督抽查覆盖率,提升不合格产品的发现能力和处置速度。
(二)优服务、促公平,激发市场活力。全面推进“市监综合查一次”,将更多检查事项纳入联合抽查。持续推进“建立完善放心消费集聚区建设集成机制”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力量对消费维权工作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完善联络站的评优和退出机制,继续打造有特色、有成果、有品牌的优质消费维权联络站。
(三)精执法、提实效,推动法治建设。持续推进“两轻一免”,做到精准执法、增效提质。加强对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领域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持续推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清朗”行动。精准识别“擦边乱收费”“变相乱收费”“隐蔽乱收费”等隐性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清单外收费、违规转嫁成本、擅自提高标准扩大范围收费等行为。
(四)夯基础、重创新,赋能经济发展。全面推动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数字广告产业建设,深化“广告助农”共富行动,创新“直播兴农”广告活动。力争新增“品字标”企业2家,推动“品字标”向养老服务领域延伸。加大先进标准制定力度,完成省级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任务,提升全区标准化创新发展水平。推动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进一步深化专利公开实施、开放许可,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筛选实用性强、应用领域广泛的存量专利,进行开放许可。依托“凤桥水蜜桃”地理标志产业标准化数字桃园建设项目,拓宽知识产权增值富农场景,推动数据知识产权赋能并转化运用。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