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构养老服务领域,如何精准对接老人需求、提升服务温度与质感?什邡市社会福利中心给出了清晰答案。什邡市社会福利中心始终聚焦“三个中心”工作理念,从细微处着手,于点滴中发力,用“小举措”回应“大民生”,以扎实行动兜稳机构内每一位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让幸福养老的底色愈发浓厚。
以老人需求为中心,在“小诉求”里倾听“大民意”
“张爷爷今天想喝小米粥,李奶奶下午想晒晒太阳……”在什邡市社会福利中心,这样的细节被一一记录在每位老人的个性化“生活菜单”中。这份菜单并非一成不变的模板,而是涵盖日常照料、餐饮搭配、活动参与、康复训练、精神慰藉等多个维度的“定制方案”。中心建立了“诉求—响应—反馈—优化”的敏捷闭环机制,工作人员会定期与老人沟通,根据身体状况、情绪变化及个人意愿动态调整服务内容,真正实现了从“标准化服务”到“人性化关怀”的跨越。今年以来,中心受理的老人诉求解决率达到(略)%,服务满意度提升至(略).2%,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老人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以服务质量为中心,让“小群体”感受“大关怀”
提升服务质量,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什邡市社会福利中心全力推进护理能力提档升级,更新了一批专业护理设备,优化了活动空间布局,为老人营造了更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中心特别注重发挥老人的“主人翁”作用,邀请他们参与到中心布置、活动策划、菜品选择等“微决策”中来。同时,中心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成功引进(略)个市内外知名社会组织。这些组织结合自身优势,与中心联合开展了健康讲座、手工制作等志愿服务活动(略)余场,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老人的多元化需求。
以持续发展为中心,用“小载体”承载“大内容”
养老服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精神文化的滋养。什邡市社会福利中心以党建为引领,将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服务,用“小载体”承载起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精神力量的“大内容”。中心常态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今年以来,已邀请党校专家、党建指导员等开展理论宣讲6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们解读党的最新政策和理论成果。同时,已举办“微课堂”5期,邀请中心的老党员、老战士走上讲台,结合亲身经历讲述革命故事、奋斗历程,累计参与人次达到(略)人,其中非党员老人占比(略).5%。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更充分激活了老年群体的政治热情和智慧能量,为机构养老服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养老服务无小事,未来,什邡市福利中心将继续从“小”处着眼,向“大”处发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这里安享幸福晚年,让机构养老服务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责任编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