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市镇、三塘镇、车江街道、云集街道、茶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略)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申报建设(略)年度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通知》(湘农联[(略)](略)号)要求,经衡南县人民政府申报、衡阳市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推荐、省级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综合评定,我县已被确定为(略)年度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单位,范围涵盖茅市镇、三塘镇、车江街道、云集街道、茶市镇5个乡镇(街道),主导产业为土枇杷、湘黄鸡。为规范项目申报与实施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要求
本次申报的项目是完善省级产业园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需经衡阳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财政局审核,报省农业农村厅批复后才可组织实施。未经批准实施的项目,将不给予资金支持。
(一)项目支持重点
聚焦土枇杷、湘黄鸡主导产业,重点支持:
1.土枇杷育苗、种植、加工技术提质升级及产业链延伸,补齐技术和设施短板;
2.园区内现有土枇杷种植主体开展林下养殖湘黄鸡(含脱温鸡苗培育),实现化肥农药减量与产业协同增效;
3.园区内行政村(社区)参照《关于实施(略)年度高质量庭院经济项目的通知》(湘农办发〔(略)〕(略)号)要求,发展以土枇杷种植或土枇杷树下养殖湘黄鸡为主的庭院经济。
(二)联农带农要求
项目实施主体需采用订单收购、托养托管、保底收益+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技术培训、配套服务、联合带动等8种联农带农方式,优先倾斜脱贫户、监测对象;每个子项目至少建立入股分红、务工就业、订单收购中的1种机制,保留台账及佐证资料。
1.联农带农规模:(略)
2.具体机制标准:
(1)入股分红:(略)
(2)订单收购:(略)
(3)务工就业:(略)
3.庭院经济项目:
①参与农户数达全村(略)%,覆盖监测对象及有条件的脱贫户;
②资金按一般农户、脱贫户每户(略)元,监测对象每户(略)元测算到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实施;
③以"村集体经济+农户"模式,按"统一整地、统一供苗、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思路推进,成活后移交农户。
省级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原则上确权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折股量化等方式让农户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分享收益,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重点用于监测对象、脱贫户分红及村级公益事业支出。未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的主体不纳入支持范围(详见附件3)。
(三)项目资金安排
1.省级衔接资金总补助(略)万元,(略)年先行补助(略)万元,剩余资金根据(略)年项目验收情况确定(验收优秀可获后续补助)。
2.资金使用严格遵循国家、省衔接资金管理办法及湘农联〔(略)〕(略)号精神,不得用于负面清单及园区外、主导产业外项目。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助标准:(略)
4.项目内容需详细具体、可操作、分时段推进,避免同质化和"小散乱"。方案经省市批复后原则上不得调整。
二、项目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必须是省级产业园区内(茅市镇、三塘镇、茶市镇车江街道、云集街道)经工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农业企业、合作社,且管理规范、经营状况良好、诚信度高,近3年无拖欠工资和收购款现象。未出现涉黑涉恶事件、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未被省级及以上环保、农业农村或市场监管等部门通报,巡视巡察、审计未发现衔接资金使用管理重大问题。
2.申报主体需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责任感,实施项目的积极性高,能配套项目资金。新建厂房已办理用地手续,升级改造或新建基地已签订土地租赁合同。
3.申报主体能通过8种联农带农方式带动土枇杷、湘黄鸡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4.申报主体必须按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在产业发展或联农带农方面能形成具有创新性和可推广性的模式。
三、项目申报流程
1.主体申请:(略)
2.遴选确定:(略)
四、项目申报方式
本次项目采取申报主体自主申报方式,项目申报主体需于(略)年7月(略)日前将项目申报资料报送到衡南县农业农村局(略)办公室。
联系人:(略)
附件:(略)
2.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使用概算表
3.(略)年度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不含庭院经济)项目联农带农要求
衡南县农业农村局
(略)年7月(略)日
附件1
(略)年度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资金申报表
申报主体名称 (盖章) | | 机构代码 | |
法人代表姓名 | | 身份证号码 | |
项目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项目名称 | | 建设地点 | |
申报主体基本情况(包括主体生产、加工、销售及效益) | |
申报方向 |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庭院经济项目 |
项目建设投资预算(万元) |
序号 | 具体建设内容与规模 | 预算总投资 | 其中财政资金 | 自筹 资金 | 项目开工时间 | 项目完工时间 |
合计 | | | | | |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项目实施效益分析 |
项目实施新增联农带农情况 | 拟采取□务工就业□订单收购□保底收益+入股分红的方式,新增带动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不少于人。 同时采取□托养托管□土地流转□技术培训□配套服务□联合带动的联农带农方式,新增带动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不少于人。 |
项目建设 预期成效 | 例:(略) |
相关佐证材料清单(附后,有的在此栏打“√”) | □营业执照及法人身份证□(略)年度会计报表 □用地手续或租赁合同 □生产许可证、商标复印件 □其他相关证书或证明材料 □项目资金使用概算表 □联农带农佐证材料 |
审批意见 |
县农业农村局意见: 项目核查人: (盖章) 年月日 |
附件2:(略) |
项目单位: |
项目名称: |
主导产业 | 序号 | 建设内容 | 详细描述 | 单位 | 数量 | 单价(元) | 投资估算(万元) | 建设地点(村) | 建设时间(第一年、第二年) | 备注 |
总投资 | 省级财政资金 | 自筹资金 |
| 一产 |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产 |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产 |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投资合计 | | | | | | | | | | |
备注:(略)
附件3:
衡南县(略)年度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不含庭院经济)
项目联农带农要求
项目实施主体需按享受财政补助资金额度,确保联农带农(脱贫人口、监测人口数)数量不低于(略)人/(略)万元。每个省级产业园资金支持的项目建设中要包含订单收购、托养托管、保底收益+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技术培训、配套服务、联合带动8种方式,优先向脱贫户、监测对象倾斜,其中使用省级资金子项目的扶持力度要与带农增收相挂钩,并逐一建立含入股分红、订单收购、务工就业3种中的任意一种联农带农机制,保留联农带农台账及必要的佐证资料。具体要求如下:
1.务工就业:(略)
2.订单收购:(略)
3.保底收益+入股分红:(略)
4.托养托管:(略)
5.土地流转:(略)
6.技术培训:(略)
7.配套服务:(略)
8.联合带动:(略)
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略)年7月(略)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二维码
用来校验该浏览器是否支持HTM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