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在城市的地下深处,正有一群人和一套系统,在高温的“烤”验下默默奋战
守护着城市的“血脉”,畅通市民日常出行。
他们就是市城管执法局市政处的管护人员,他们精心呵护的对象,正是保障城市排水顺畅、防止内涝、输送污水的“生命线”——雨污水管网。
夏季对雨污水管网而言,是真正的“忙季”和“险季”。
一、暴雨突袭,压力骤增。突如其来的短时强降雨,瞬间将大量雨水灌入管网。若管道内积存淤泥、树叶、塑料袋等垃圾,或管道本身存在破损老化问题,就容易“消化不良”,导致排水不畅,严重时就会造成路面积水甚至内涝。
二、高温炙烤,隐患暗藏。持续的高温不仅让地表滚烫,也“烘烤”着埋在地下的管道。高温可能导致管道轻微变形,增加接口渗漏风险。更关键的是,高温会加速污水中有机物的腐烂分解。在密闭的污水管道、检查井和泵站里,这一过程会产生剧毒的硫化氢气体(闻起来像臭鸡蛋)和易燃易爆的甲烷等气体。这些“隐形杀手”在高温环境下浓度更容易升高,危险性极大。
为了确保管网在极端天气下正常运行,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和城市秩序,市政部门的管网管护队伍顶着酷暑,日夜兼程,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清肠排毒”保畅通。对易积水路段、餐饮集中区域(油污易凝结堵塞)、老旧小区周边的管网进行重点巡查和疏通。市政工人们避开正午最热的时段,常在清晨、傍晚,甚至深夜,打开路边的雨水箅子和井盖,利用高压水枪、吸污车等专业设备,争分夺秒地清理管道内淤积的污泥、沙石、油脂块和生活垃圾。这项工作如同给城市的“肠道”做清洁,是预防暴雨积水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环。
二、“把脉问诊”查隐患。划分网格区域,仔细检查每一个雨水箅子、井盖是否完好稳固,防止因井盖破损、移位或被盗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使用科技助力巡检,使用“管道机器人”等检测设备,像“胃镜”一样深入管道内部,实时传回清晰影像,帮助工作人员精准发现管道内部的破裂、脱节、树根侵入、严重淤积等问题,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三、“强筋健骨”做准备。加强泵站机电设备的巡检和维护保养,确保强降雨时抽排能力满负荷运转。组建(略)小时应急抢险队伍,备足水泵、发电机、管道修复材料等物资,随时准备应对暴雨导致的管道破裂、井盖冲翻、泵站故障等突发险情,力争最短时间内恢复排水。
城市的顺畅运行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支持。在高温暴雨季节,也请您注意以下事项,共同守护城市安全:
一、远离不明积水。暴雨中,如遇路面积水处有漩涡、喷涌等现象,这极可能是井盖被冲开或管道破裂的危险信号,请务必远离绕行!切勿冒险涉水。
二、垃圾分类,源头减负。请将生活垃圾,尤其是塑料袋、厨余油脂、尿不湿、湿巾等,准确投入分类垃圾桶。厨余油脂冷却后倒入厨余垃圾桶或固化后丢弃,避免直接倒入下水道。切勿将这些物品倒入污水管网或路边雨水口!它们是造成管道堵塞的“元凶”之一,会大大增加管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风险。
三、闻异味,速报警。避免儿童在排水井盖、雨水箅子附近玩耍、踩踏,更严禁向里面扔掷石块、鞭炮、烟头等杂物,这既可能造成堵塞,也可能引发爆炸等严重事故。如果在路边排水设施附近闻到强烈的、类似臭鸡蛋的异味,请保持距离,并立即拨打市政部门联系电话((略))进行反映。
城市的地下管网,如同人体的血管,在烈日与暴雨中默默维系着城市的健康运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爱护排水设施,规范投放垃圾,关注安全警示,用实际行动共同筑牢城市防汛排涝的安全防线。
责任编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