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content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区委坚持“六干争先”导向,全力助推“四大工程”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略)
一、聚焦“青年回城”,助力建强主城区提速。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依托“南燕归巢”工作体系,上半年累计为青年大学生“春风送岗”(略)个,推出寒暑期返家乡政务、企业实践岗(略)个。办实办好青少年民生实事项目,新投运3家青年人才驿站,已为(略)余名来禾青年提供免费短期住宿等服务,开办首期青年夜校吸引超(略)人报名参加,统筹资源推出家门口爱心暑托、“禾苗之夏”公益课堂(略)余节,举办“亲青恋”交友活动7场,进一步提高主城区对青年群体的向心力。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推动国潮市集、沉浸剧场、创意小巷等元素融入文旅地标,服务保障第二批百名塞尔维亚青年来南湖沉浸式访学,助力打造具有“红船魂、国际范、青年味”的南湖城市IP。
二、找准工作切口,助力振兴“两业”提效。全面置身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争取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首批(略)家青年商户实施“青年小店支持计划”,从资金支持、赋能成长、宣传引流等不同维度助力小店发展。围绕“提振青年文化消费 大力发展青春经济”开展政协圆桌会专题协商,收集有效意见建议(略)余条,均以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予以交办。加强校地合作,积极引导本地高校留学生发挥语言优势开展跨境电商创业,助力开拓海外新兴市场。依托亚太成长学院、南湖青创城等载体,打造青年人才、青年企业家“蓄水池”,推动“朋辈同行、抱团发展”,五四青年节前夕,(略)位优秀青年代表与区委书记面对面交流,分享在南湖创业成长经历。
三、深化“青年入乡”,助力乡村振兴提质。依托现有5家省级青创农场,链接嘉职院、农科院以及农创客联合会等平台资源,协同打造“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开设“农之梦”躬耕学堂,为新农人提供实习锻炼、技能培训、拎包创业、品牌孵化等全链条服务,推介2名优秀新农人加入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举办“粉宇宙 创想派”乡村文创设计大赛,共收到全国各地(略)份优秀作品投稿,有效助推本地特色水蜜桃产业扩大影响、创新发展。发挥青联、青企协、青年社会组织等协会优势,引导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助力激活景区村落运营,提升自转能力,推动美丽乡村建好更用好。
四、壮大后备力量,助力南湖铁军提能。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深化“红船小讲解”“红船小百灵”等特色育人载体,小讲解研学视频被全国少工委收录为“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队课特辑,原创儿童剧《红船·星河》在六一前夕走进南湖区各中小学。结合学习教育开展,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团,举办“奋斗在南湖 青春我先行”团干部调研实践、“党规青年说”等活动,联合公检法等部门稳妥推进团纪执行,有力推动全区团干部铸魂提能。发挥志愿者协会广泛联系青年党、团员优势,服务保障全市春运“暖冬行动”、第(略)届亚洲马拉松锦标赛等大型活动,联合清华长三院每季度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会同区公安分局承办嘉兴市流动人口“9+1”主题服务相关活动,以暖心服务凝聚“新”力量。
下一步,团区委将紧紧围绕党委所需、青年所盼,持之以恒强引领、优服务、抓改革,主要做好:
一、“凝聚一群人”。完善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全景式上好入队入团入学入职第一课,积极争取省团校培训资源,力争依托区委党校挂牌成立省团校南湖分校,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青年政治教育基地。以“红船精神”提出(略)周年为契机,深化“青春六课时”“红船小讲解”“南湖青锋”等青年理论学习和宣讲品牌,着力提升青少年政治认知。发挥青联、青企协、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平台功能,加强对各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为南湖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青春动能。
二、“建强一座城”。加快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以推动青年“回城”“入乡”为主线,优化青春园区、青春街区、青春社区、青创农场等青年发展优质单元建设,通过集市、音乐、街舞、话剧等形式激发青年创意IP、潮流活动“破格生长”。高质量办好青年人才驿站、爱心暑托、青年夜校、青年小店等实事项目,引导年轻人回归主城区、扎根南湖畔。利用暑期等节点,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艺术乡建”,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历史风物、非遗特色等在地资源,助力打造一批“田间的艺术展”“消失的老物件”等驻留项目,上线一批村游路线、村咖地图等“流量软文”。
三、“办好一件事”。坚持开门办团,借力党组织“两个覆盖”集中攻坚,锚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重点园区、重点商圈、重点楼宇等领域有序推进团组织“两个覆盖”,不断提升团组织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结合基层治理需求,打造更多“青年主理人”项目,用好“青年之家”阵地,组织化、塔群式建立各类网上青年社群,密切对团员青年的联系。举办村(社区)团干部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通过党团知识竞赛、基层问题破难、应急处突应对等形式,为村(社区)组织换届蓄势储能。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