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装备领域,重型燃机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而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F级(略)兆瓦重型燃机在德阳成功问世,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这台“争气机”为何会诞生在德阳?答案就藏在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里。
这个实验室就像清洁能源装备的“锻造师”,用硬核技术破解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的炼成密码。(略)年1月,它在原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重组而成,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牵头,还联合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3所顶尖高校。
实验室聚焦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高性能热功转换正向设计技术、大尺寸高温部件精确成形技术、全寿命维护技术等科技问题,重点突破重型燃气轮机、高效灵活汽轮机装备及其核心零部件设计制造维护关键技术,实现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我国先进电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自主研制国内首台F级(略)兆瓦重型燃机,实现我国自主F级重型燃机从0到1的突破,两度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掌握核电、(略)℃等级汽轮机关键部件的材料、设计、制造技术,支撑我国高参数大容量汽轮机经济性与可靠性提升。更厉害的是,它建成了我国透平动力装备领域最大的高温长时持久蠕变试验集群,拥有(略)余台高温蠕变试验机,是行业首个满足欧洲蠕变学会标准的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的突破绝非个例,而是德阳高端科创平台集群发力的缩影。作为中国装备科技城,我市每年高能级创新平台新增量超过(略)家,助力装备产业和创新实力提升。今年以来,我市已新增高能级创新平台9家(国家级1家、省级8家)。其中,装备制造领域新增平台最多、达到5家,依托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高端装备铸锻件极限制造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高端重型装备中试研发平台和四川省黄涛铣工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成功创建四川省万方前数控铣工技能大师工作室。
此外,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均在今年取得了零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我市在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高能级创新平台(略)家,其中国家级(略)家、省级(略)家。
从实验室的技术攻关到生产线上的“国之重器”,德阳依托一个个高能级创新平台,书写着“中国智造”的精彩篇章,为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突围、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