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城市更新、完善社区功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创新探索“成片规划、连片加装、统一维护”的加装电梯新模式,打破传统零散化加装电梯的局限,推动加装电梯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截至(略)年8月底,湖北省已累计加装电梯(略)台,有效提升了居民生活便利度和社区环境品质。
强化工作统筹,打造“梯改融合”新范式
襄阳——“成片”加装模式让“幸福梯”落地
在襄阳市航空花园小区,建于(略)年的住宅楼大多没有电梯,而居住于此的老年人超过六成,“上下楼难”成为困扰居民多年的心头事。(略)年初,在市、区两级住新部门统筹推进下,通过“统筹规划、成片加装、全程服务”创新模式,小区超九成业主达成共识,同意加装电梯。通过规划、设计、迁改、施工“四统一”工作机制,将单梯工期压缩至(略)天以内,带动小区(略)栋(略)单元全覆盖加梯,累计节约设计成本数万元。现已成为襄阳市“梯改融合”样板区。
有别于传统零散加梯,襄阳市航空花园与相邻的航天花园联合采取“统一规划、成片施工”模式加装,具备三大优势:(略)
据悉,“成片加装电梯”模式已在襄城区华电寓苑等片区成功复制,未来襄阳将持续加大推广力度,力争让更多“幸福梯”落地,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咸宁——“七大政策礼包”破解加梯资金难
加装电梯不再“单打独斗”,咸宁市通过“老旧改+加梯”协同、公积金支取、财政奖补、集中采购等七大政策礼包,让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从“个案推进”迈向“成片实施”。
将加梯与老旧小区改造深度融合,同步实施管线迁改等基础工程,利用旧改资金为每部电梯平均节省3万元;通过政府集中采购电梯设备,单部电梯价格较市场价降低2-3万元,切实减轻居民初始投入压力;实行财政奖补激励,每部电梯竣工验收后可获得(略)万元补贴,咸安区军分区小区4部电梯累计获补(略)万元;咸安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主动承担每部(略)元的监理费用,实现居民加梯“轻装上阵”;支持业主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加梯费用,军分区小区袁先生未动用家庭储蓄即完成出资;创新推出“电梯综合险”,年缴(略)元涵盖日常维保和意外保障,解除居民后期运维顾虑。
这一系列资金统筹政策,实现了“政府补一点、居民出一点、公积金支持一点、综合险担一点”的多方共担模式,真正让加梯工程“装得起、更用得好”,目前已在多个小区成功实践,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咸宁经验。
做好群众工作,绘就“加梯惠民”同心圆
湖北加梯以“共建”为核,建立多元协同治理体系,通过党建引领与群众参与,变政府管理为多元共治,努力调动居民主体的积极性,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武汉——“治理合伙人”助力,“不可能”变成“小确幸”
武汉市江夏区宁安社区老***南片小区建于(略)世纪(略)年代,(略)户居民中(略)岁以上老人达(略)人。加装电梯成为许多居住在中高层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却因“低层住户不愿装,费用分摊难”而陷入僵局。
(略)岁的刘阿姨坦言:(略)
宁安社区书记彭桂荣意识到:(略)
团队各展所长:(略)
宁安社区的成功经验迅速点燃了纸坊街道加梯热情:(略)
截至今年6月,街道已完成加装电梯9部,惠及(略)余名居民,让老旧小区居民实现了“电梯梦”。
咸宁——党建引领破冰,用心用情叩开“百姓门”
嘉鱼县林业小区作为全县首个连片加梯小区,已成为周边社区争相考察的“样板工程”。(略)年5月,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启动该小区加梯工作,提前组织实地勘察道路与建筑现状,全面摸排基础条件,精准识别难点痛点,综合评估加梯可行性。
在工作推进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微治理”作用,联合鱼岳镇和樱花社区组建“加梯攻坚团”,多次召开协调会,并坚持“逐户敲门、耐心倾听”。面对居民关于“加梯影响采光”“噪音大影响睡眠”等实际顾虑,“攻坚团”不急于说教,而是带着居民实地走访已加装电梯的住户,通过现身说法促进共识。经过多轮坦诚沟通与相互理解,最终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成功化解矛盾,确定该小区5部电梯“统一设计、连片施工”加装方案。
“小区内5部电梯设计一样,进度一样、收费统一,邻里之间心里也服气。”林业小区居民、退休干部尹彬生如此评价。他说,对于这种大范围加装电梯的小区开始,“连片加装”非常实用,大家一样,彼此心里才舒服,和气了大家的劲自然就往一处使了。
宜昌——“一拖二”破局,巧解三十年爬楼难
宜昌市伍家岗区中建七局五公司小区始建于(略)年(建成于(略)年)的房改房小区,因原管理单位破产改制,长期面临基础设施老化问题。3栋(略)个单元组成的“凹型”建筑群中,既有建在堡坎上的特殊地形,也有仅3米宽的狭窄通道。作为(略)年宜昌市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对象,(略)户居民中(略)岁以上老人占(略)%,“上下楼难”问题已困扰居民三十余年。
面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不足的难题,宜昌市创新推出“一拖二”共享电梯模式——将电梯井建于两单元之间,以空中连廊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节约空间。经政府补贴后,居民自筹部分降至万元左右。
宝联社区党委书记汪宏芳表示:(略)
“现在买菜再也不怕爬楼了!”居民王奶奶展示电梯IC卡时说,“以前爬楼梯得歇好几回,现在刷卡按按钮就到家。”目前该小区(略)个单元中已加装5部电梯,惠及7个单元居民。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创新模式,正在为宜昌市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新思路。
优化加梯流程,跑出“一站审批”加速度
面对传统加梯模式效率低的瓶颈,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部署,通过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有效提升审批效率。
武汉——武昌加梯审批“五步”提速
从十环节压减至五步骤,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武昌区通过流程再造与技术创新,让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驶入“快车道”。
武昌区通过线下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线上搭建“安居链”平台,实现了“前台一窗受理、后台联审联办”的便捷服务。
居民现在只需通过“安居链”APP的“电梯加装”专题页,即可一键上报加装需求,后续环节由各部门统一跟进。这种模式推动了加梯事项“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
(略)年8月,武汉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武汉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条例(草案表决稿)》更是将关键节点精确到天。
区政府牵头部门需在收到申请后(略)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踏勘并形成可行性分析意见;街道、乡镇则需在收到资料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公示。
武昌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数据显示,凤凰世纪家园小区作为典型,在(略)个符合条件的单元中已加装(略)部电梯,覆盖率近(略)%,近(略)户的居民出行条件得以改善。
创新运维模式,打造“全周期”服务链
加装电梯越来越多,“有人建”,更要“有人管”。怎么管才让人放心?武汉市推行电梯连片托管模式,将电梯的管理权移交给电梯物业公司,着力破解后期维保责任不清、资金短缺等难题。
武汉——连片托管破解维护难题,居民年省一半维保费用
“加装了电梯,还要有专人来维护,这样我们才能长期享受电梯上下的便利。”目前,唐家墩街道已推动全街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略)余部,但后续怎么管才让人放心?电梯加装的后半篇文章也摆在了眼前。
为解决电梯后期维护难题,江汉区在全市率先施行由居民将电梯的使用管理授权给专业电梯物业管理机构的治理举措,实施近一年,引来多方点赞。
唐家墩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推进电梯“连片托管模式”以来,不仅居民得了实惠,企业也有收益。(略)年4月,物业公司接手了香江新村5部电梯的管理权。居民们交的电梯维保费用明显降低,物业公司负责人邱文桐表示:(略)
“今年以来,电梯运转很顺利,一次也没有停摆过。”熊奶奶逢人就乐呵地推荐加装电梯的好处,“物业城市”改革以来,居民们的生活逐渐便利,老小区焕发出新活力。
摘自 湖北住建—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众号 (略).(略).(略) 厅住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