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福建-宁德-柘荣县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2日 |
盛夏,柘荣县宅中乡坑坪村山头自然村,连片的田地绿浪翻滚,生机盎然。村民缪石兴正弯着腰收割小蓟,他的妻子则在山下清洗晾晒小蓟。
小蓟,又名刺儿菜,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草本植物,其全草均可入药,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等功效,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这连片的小蓟地,是缪石兴家的收入来源之一。“去年种植小蓟赚了4万多元,加上硒锌大米和茶叶,一共收入10多万元。”缪石兴黝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缪石兴所在的山头村,是坑坪村最早种植小蓟的村庄。“小蓟管理简单,病虫害少,成本低,收益却高得多。”缪石兴介绍,每亩小蓟晒干后的产量平均可达350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亩收入可达16100元以上。
眼见能获得如此高收益,坑坪村许多村民也种起了小蓟。“除了成本低收益高,鼓励村民种植小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可以和水稻轮作,同样面积的田地能收获两种作物,大家都乐意种。”坑坪村党支部书记符良佺介绍,轮作方式还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实现两种作物互利共生。
和小蓟轮作的大米是坑坪村传统农业产业之一。与寻常水稻不同的是,这里的土地富含硒、锌元素,产出的硒锌大米比寻常大米价格高,村民收入也高。依托这一天然优势,村里成立了柘荣县锌硒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农户+基地”的方式,大力发展硒锌大米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700亩。
村里还建起了大米加工厂,引进先进加工设备,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农户的水稻,再进行精细化加工和包装。加工厂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水稻的加工问题,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里,一年还能挣2万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民吴兴华笑着说。
此外,加工厂采取订单农业模式,与多家集团企业工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实现“定点定时”销售,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除了小蓟和大米,坑坪村的茶产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全村1200亩茶园,目之所及皆是郁郁葱葱的茶树。产业兴旺,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2024年,坑坪村人均收入2.38万元。更可喜的是,坑坪村的成功经验还辐射到周边后垅、宅中、赤岩等村庄,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站在田埂上,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和小蓟地,缪石兴对未来充满信心:“这片小蓟收完就可以种水稻了,到了秋天又是好收成。”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刘源通讯员郑德冬陆文婷)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