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上海-静安-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10日 |
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充分发挥综合网格作用,推进基层治理更精准高效,江湾镇街道以“毗邻有爱”项目为突破口,秉持“共享毗邻有爱,网格一体共治”理念,以“破、跨、聚”三部曲,打破行政藩篱,整合多元力量,推动“网格管理”向“网格治理”蝶变,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感提供了生动范例。
破圈推动,激活网格治理新功能
一是打破治理壁垒。街道以党群服务站为“磁力中心”,对内构建“15分钟党群活力圈”,联动区域化党建单位、共建单位与自治组织;对外突破街镇边界,通过党建联建将三区交界的“边缘地带”转化为协同治理“核心区”。面对江杨南路汾西路交叉口跨区域乱停车难题,街道与静安区临汾路街道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联合多部门以“增派巡查、设置标识、智能监管”三步法,成功攻克“三跨”治理顽疾。
二是激活网格效能。整合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资源,打造彩虹湾第一市民驿站“五融合”阵地,提供全龄化服务。同时,创新机制推动企事业单位参与治理,针对广粤路居民“买菜难”,网格联动生鲜商户开展惠民活动,实现市容投诉量同比下降63.16%,达成多方共赢。
三是破解治理盲区。区域内28家企事业单位主动嵌入网格治理链条,形成“问题发现—多主体响应—闭环处置”机制。第三综合网格针对新南二居民区300平方米失管绿化地问题,通过“毗邻党建”,“吹哨”联动区绿容局、规资局,于5月完成修剪并纳入区级养护,解决了这一跨部门、跨层级的管理盲区难题。
跨界融合,构建联动共治新格局
一是构建跨界融合治理机制。“毗邻有爱”项目推动网格从“单打独斗”转向“联动共治”。第二综合网格针对公安街市容乱象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每日巡查+定期会商”机制;网格间共享商户资源,实现跨网格资源高效调配。第三综合网格发现沿街便利店路面破损后,联动多部门不仅修复路面,还推进“美丽街区”项目,实现“一哨多应、未诉先办”。
二是完善社区共治共享机制。以党建为引领,街道建立常态化协商议事机制,形成可复制的毗邻网格党建联建模式。第二综合网格党支部成立“彩虹桥”青年议事会,吸引青年参与治理;针对平溪商业广场夜市筹备,网格议事平台组织多方协商,保障夜市规范运营。
三是创新资源联动机制。“毗邻有爱项目”引入同济大学团队赋能项目,启动“社区治理人才共育计划”,通过理论授课、实地调研、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为江湾镇街道、临汾路街道和高境镇三地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网格治理人才。已组织三期专题培训,覆盖社区工作者、物业管理人员等200余人次,并设计“社区矛盾调解”“公共空间优化”等5条跨网格研学线路,促进经验共享与能力提升。
聚合资源,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一是党建赋能民生服务。各网格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和临时党支部,开展共建联建。与第四人民医院合作启动健康签约项目,开通医疗班车,开展“健康进社区”活动,覆盖超5000人次,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民生服务效能。
二是协同探索治理新路。针对边界区域“三跨”问题,建立“联合巡查、联合议事、联合处置”机制。第二综合网格在处理公安街跨门经营时,与第一综合网格共享商户信用数据,实施联合监管,推动边界治理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攻坚”。
三是协调凝聚社区温情。依托“美好社区先锋行动”,街道举办“江湾庙会”“端午民俗市集”等活动,吸引超万人次参与;组建“嘉的卫士”志愿服务队,为老年群体提供贴心服务,让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以“毗邻网格”开展党建引领“多格合一”工作以来,街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案件办结率与解决率显著提升,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治理成效逐渐显现。未来,江湾镇街道将持续深化“毗邻有爱”治理模式,以党建引领凝聚合力,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不断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崭新篇章,让“小网格”持续释放“大幸福”。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