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福建--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11日 |
熙岭乡坚持把加强乡土人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在“选育用”握拳发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深度挖掘,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常态化开展乡土人才摸排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对种植大户、返乡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致富能手等群体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库,截至目前,全乡储备乡土人才68人。系牢乡情纽带,定期举办“音乐烧烤节”、“柿子文化节”、“啤酒文化节”等各类节会活动,持续弘扬乡村文化、展示乡村新貌,结合每年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寄送“乡贤家书”100余封,传达浓厚乡情,吸引“走出去”的能人志士“雁回归”,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精准培育,让乡土人才“茁壮成长”。邀请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等深入一线开展“一对一”包帮指导,围绕特色种植养殖、农业生产技术、合作社经营管理等进行培训,实现“培育一个、带动一片”,助力西北片区蔬菜园、塘后片区食用菌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依托党委党校,组织开展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训21次,举办乡村人才振兴培训班4期,让乡村“带头人”成为乡村振兴“明白人”。截至目前,先后培育“一肩挑”书记2名、产业带头人3名,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60万元。
因才施用,让乡土人才“竞相绽放”。积极探索“人才+治理”新模式,通过给“新村民”发放居住证,增设“新村民”专职副主任职务等方式赋予新村民乡村治理话语权和主导权,推动有效调处新老村民矛盾20余起,共谋乡村项目3个。围绕文旅、食用菌、果蔬等主导产业,搭建产研学一体化用才平台,选派中高级农业科技人员、农艺师等6人组建“农业帮帮团”,通过开展现场指导、技术服务,协助解决农作物防寒防冻、农药安全使用、土壤板结等问题26个,引进新品种水稻、西红柿等,推动蔬菜、马铃薯、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