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三问递进式气象服务③何以支撑?气象科技显力量

2025-07-15 山西--
所在地区: 山西-- 发布日期: 2025年7月15日
建设快讯正文

6月28日至30日,一场区域性暴雨侵袭四川盆地,盆地大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累计最大降水量达300.6毫米,最大小时雨量为116.9毫米。暴雨之下,以递进式气象服务为先导,市政、公安、交警等部门迅速响应,保障正常通行,提前避险转移近3万人。

一系列科学决策,有赖于递进式气象服务作用的发挥——近年来,各地以递进式气象服务为“节拍器”,在灾害来临时应对更加从容,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一步探究递进式气象服务作用发挥背后,是多种气象科技手段提供了重要支撑。

广覆盖的气象观测体系,全力支撑着越来越精准的气象预报。目前,8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546部天气雷达、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等组成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海空天一体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推动我国气象灾害监测率提升至80%。

在此基础上,气象观测体系仍不断完善。自2023年以来,依托增发国债气象项目,气象观测网越织越密。江西新建升级气象自动观测站、雷达等设备1404个(部),六要素及以上地面观测站网密度从原来的16.2千米精细至10.1千米;云南气象部门科学规划20部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将全省天气雷达距地1公里高度覆盖率从62.7%提升至88%;贵州相继开启高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和天气雷达补盲建设,全省11套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完成现场安装和调试;山西新增六要素自动气象站408个;青海持续在重点防范区或灾害多发区布设激光测风雷达、便捷式六要素气象站……

在气象观测体系支撑下,气象预报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气象“芯片”数值预报模式实现从引进吸收到自主研发的重大转变,“风清”“风雷”“风顺”3个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模型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网格天气预报系统空间分辨率精确至全国5公里,可提前3天较准确预报区域性暴雨、高温、寒潮;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3%,强对流预警提前量达43分钟;台风24小时路径预报平均误差为62公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在重大天气过程来临期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挥自身优势,常态化开展全天候伴随式保障服务。同时,强化与省级单位沟通协作,根据天气形势发展动态,优化实况产品、垂直观测产品等供给。通过持续提供各类图形产品,为灾害影响分析、会商研判提供充分数据支撑,助力防御决策,有效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综合研判与信息支撑能力。同时,实时动态响应地方气象部门需求,为递进式气象服务开展提供充分数据支撑。

此外,我国建立以雷达、卫星资料为主的新一代短时临近监测预警服务一体化平台(SWAN3.0),实现国省市县气象部门产品实时共享和业务协同联动。启动以“智脑”为核心的天气业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提升各类预报预警精准度。

那么,如何将预报预警信息精准地传递出去?

中国气象局大力推进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工作,建设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今年已正式运行。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具备五项业务运行和应用能力,包括预警服务大数据全流程监控实现国省市县四级共用,智慧预警发布质量控制能力可高效识别错误,预警信息发布运行管理系统有效提升预警发布管理业务值班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全国预警“叫应”联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共享共用,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演练平台实现预警发布和“叫应”全流程应急演练和效果展演。

我国还建立了“一纵四横”的预警信息业务网络和“一通四达”的信息发布手段。部署包括1个国家级、31个省级、333个地市级预警发布管理平台和2016个县级发布终端,连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行业部门,并与广播、电视、手机、网站、高音喇叭、显示屏等各类信息传播渠道无缝对接,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为汛期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作者:文科?责任编辑:张林)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