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四川-泸州-江阳区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21日 | 
“整治工作有效遏制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我们从‘数字负担’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服务群众,得到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谈起我市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以来的变化,江阳区大山坪街道三道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徐亮如是说。
7月14日,记者从市委网信办获悉,我市自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以来,共关停迁移政务应用程序17个、政务公众账号36个、工作群组435个,基层干部“指尖上的工作”明显减少,服务群众的时间增多,群众获得感增强。
指尖工作少了 服务群众多了
“近段时间天气热,家里注意用电安全。现在娃儿们放假了,更要提醒他们不要下河塘游泳。”7月14日,正在江阳区蓝田街道战斗村走访村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邹建红,叮嘱村民李先素。
李先素明显感受到,今年以来,村干部和大家打照面的次数增多了,经常能看到村干部在村里走家串户的身影。
“打卡、报表、微信群都减少了,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基层工作中去。”邹建红说,在基层减负政策落地实施前,村干部常常陷入疲于应付的状态:每天面对大量报表填写、重复检查,实地走访打卡等工作,而真正服务群众的时间被严重挤压。如今,减负政策如春风化雨,为村、社区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在报表填报上,市区通过整合各类信息平台,搭建统一的数据采集系统,以往重复填报的各类数据,现在只需录入一次就能共享,工作更高效。”以负责村上社会事务工作的邹建红为例,以前仅此一项工作,她就要应对低保、残疾、养老保险等7个工作群,现在7个群整合为一个社会事务办工作交流群,减少了重复报送,沟通更高效,工作效率也提高了。邹建红说,过去每月至少有一半时间被报表和会议占据,现在能用更多时间走访关心村民,了解村民所需。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工作推进以来,基层负担切实减轻。”徐亮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说,以前社区工作群、微信群组很多,各条线、各项工作都建有工作群,而且群组的管理没有严格要求和制度化。自从整治工作开展后,徐亮感受最深的是工作群组多头报送资料、工作打卡、要求转发和点赞等工作明显减少,群组的管理也得到了规范,社区工作效率提升,社区干部工作作风持续转变,基层干部干劲更足,更能专注于本职工作,服务好辖区居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不仅减轻了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负担,更激发了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他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走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脚步更勤、笑容更多,与群众的心贴得更紧,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焕发出新的活力,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关停迁移工作群组435个
按照中央网信办、省委网信办关于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安排部署,市委网信办会同市政府办公室于2024年6月启动了我市“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工作,对象主要是全市有关部门使用的面向基层的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网络工作群组。
据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科科长李林介绍,市委网信办采取调研摸排明确总量、规范纠治减少存量、监测管控遏制增量三个方面措施,定向发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市委网信办开展基层“数字负担”专题调研,收集问题建议18条。在系统摸排中,共排查出政务应用程序88个、政务公众账号517个、工作群组2699个,全部实行清单管理。
自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以来,市委网信办明确4大类24种整治情形和清理整合6条硬性措施,共关停迁移政务应用程序17个、政务公众账号36个、工作群组435个。逐步将现有移动政务应用程序接入“酒城e通”客户端和“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线上+线下”全天候开展内容巡查和技术监测,督促15家部门(单位)开展自查整改。公开征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线索1条,下发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交办单,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建立前置审核机制,严防新建政务应用程序项目存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
下一步,市委网信办将进一步加强政务应用规范管理,持续深化“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防止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切实为基层减负。
本报记者 许亚琴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