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甘肃-庆阳-华池县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21日 | 
作为华池县“友好社区”建设的缩影,南关社区山水国际小区以“邻里一家亲”为理念,将闲置空间改造升级为“邻里之家”,通过功能集成、活动赋能、治理融合,让这里成为居民议事、互助、共享的温馨港湾,为社区友好场景建设注入鲜活活力。
功能集成,构建“一站式”邻里服务矩阵
邻里之家总面积约200平方米,按照“实用、温馨、共享”原则划分四大功能区,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便民服务角。配备饮水机、应急药箱、工具箱、雨伞架等物资,居民可免费借用;设置快递临时存放点,方便上班族代收包裹,同时为外卖员、快递员提供充电插座和临时休息凳,与社区“骑手暖心驿站”形成服务联动。
议事调解室。室内摆放圆形桌和舒适座椅,室外设有议事厅,小区物业、业委会定期在这里召开“邻里议事会”,针对停车管理、绿化维护等问题征集居民意见,已解决充电桩安装、垃圾定时清运等民生诉求12件。
共享活动区。配备图书架、棋牌桌、儿童游乐设施,茶余饭后老人们围坐在棋牌桌旁,在棋局对弈中唠着家常;孩子们在游乐区嬉笑打闹,家长们则借着“图书角”的书籍交流育儿心得。在这个小小的空间,让大家找到“家”的温度,更让整个社区在共享中凝聚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文化展示墙。展示小区居民的书画作品、家庭合影和“最美邻里”事迹,如记录退休教师张阿姨义务辅导小区孩子作业的照片、青年志愿者帮老人代购药品的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传递正能量。
活动赋能:激活邻里互动 “暖心因子”
邻里之家通过常态化开展特色活动,打破邻里间的 “陌生墙”,让温暖在互动中传递:
“邻里帮帮团”志愿服务。由社区党员带头,联合退休干部、技能达人组成志愿服务队,提供家电维修、理发、代缴水电费等服务。每周六下午开展“便民服务日”,今年已为居民免费检修水电暖设施30余次,为高龄老人上门理发15人次。
“邻里生活共享汇”系列活动。聚焦居民实际需求,以生活化互动拉近距离。开展“邻里厨艺坊”,居民比拼家常菜、分享菜谱;举办“闲置物品置换会”,让旧物“焕新”;节假日设“邻里手作日”,共做手工互赠,让邻里情在烟火气中升温。
“银龄学堂”与“四点半课堂”。针对小区老人和儿童群体,利用邻里之家空间开展特色课堂。退休教师志愿者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开设 “银龄学堂”,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拍摄短视频;大学生志愿者负责 “四点半课堂”,为放学后的孩子提供作业辅导和兴趣游戏,解决双职工家庭 “接娃难” 问题。
治理融合:探索“邻里自治”新路径
邻里之家不仅是活动场所,更成为社区治理的“微阵地”,推动形成“大家事大家管” 的良好局面:
建立“邻里积分制”。居民参与议事、志愿服务、捐赠物资等均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在社区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小区业主李师傅凭借参与20次垃圾分类宣传获得的积分,兑换了米面油等物资,带动更多居民加入社区服务。
推行“楼栋长+网格员”联动机制。在邻里之家公示楼栋长联系方式和负责片区,网格员每周驻点半天,与楼栋长共同收集居民需求。针对小区独居老人较多的特点,楼栋长定期上门探望,将老人需求记录在邻里之家的“爱心台账”上,由志愿者接力帮扶,目前已结对帮扶8户老人。
培育“文化领头人”。发掘小区内的书画爱好者、戏曲票友等能人,支持他们在邻里之家成立“书画社”“秦腔角”,定期开展文化活动。退休干部王大爷牵头的“书画社”,每月举办一次作品展,吸引不少居民参与,让传统文化在小区落地生根。
如今,山水国际小区邻里之家已成为居民口中的“第二个家”,在这里,老人能找到陪伴,孩子能收获欢乐,邻里间能化解矛盾,真正实现了“空间共享、情感共鸣、治理共商”。这种“小而美”的社区微空间,正是华池县以点带面推进友好场景建设的生动实践,让“温暖和谐”的种子在每个角落生根发芽。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