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四川-内江-威远县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25日 | 
威远县行政审批局
刘小峰领取营业执照
高石镇政务服务大厅
“以前办营业执照、申请补贴,要在县城来回折腾好几趟;现在好了,在镇便民服务大厅就能一站式办妥,还能受助对接供销社卖农产品,既省心又能多赚钱。”近日,在威远县向义镇便民服务中心,返乡创业的果蔬种植专合社负责人刘小峰满脸喜悦。他的切身感受,是威远县创新“政务服务+”多元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威远县行政审批局紧扣基层群众需求,聚焦“政务+供销”“政务+就业”“政务+金融”等关键领域,打破部门间的“资源壁垒”,推动政务服务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构建“三级体系”
服务扎根乡村
威远县立足县域实际,精心搭建起“县统筹、镇主战、村延伸”的三级服务体系,如同大树扎根土壤,将政务服务延伸到乡村每一个角落。
在县级层面,威远县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人社局、供销社、农商行等,共同制定《县镇“政务+”模式服务协同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责清单和考核机制。这就像为团队制订了清晰的作战计划,确保政策推进“一盘棋”,各部门协同作战,没有阻碍。
镇级层面,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成为服务枢纽。设立“政务+供销+就业+金融”综合服务专区,把工商注册、就业登记、涉农代销贷款等群众常办的高频事项整合在一起,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以往群众办事要在不同部门间奔波,现在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多件事,省时又省力。
村级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代办点,将网格员培训成“政务代办员+供销联络员”。
农产品销售、农机租赁、农资代购、就业创业等70项服务,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巧用“三张清单”
服务精准直达
为解决政务服务与群众需求“不对路”问题,威远县想出了“三张清单”的好办法,通过“网格走访+线上问卷”,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形成“扩大就业机会”“拓宽销售渠道”“优化政策服务”三张需求清单,真正做到从群众需求出发。
威远县行政审批局积极对接各方资源,与县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人社局“就业服务驿站”、本地龙头企业合作,把岗位信息、农资销售点、冷链物流企业等信息汇聚起来,形成服务资源“蓄水池”;同时,将分散在各部门的35项供销服务、6项生产生活缴费服务、4项就业创业服务、15类惠农政策服务,整合成《县镇“政务+”联动服务事项一本通》,统一办事标准、流程和时限,让群众办事有了清晰的“说明书”。
向义镇水口村的刘小峰对此深有体会。创业初期,资金短缺让他焦头烂额,通过“政务+供销”模式,他了解到“信贷支农”政策,在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顺利获得30万元创业贷款。“这笔贷款就像及时雨,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后来在蔬菜种植、销售时,服务专员又帮忙组织专家培训,协调农技员指导,还对接专合社解决了销路问题。”刘小峰感慨地说。
依托“三大平台”
服务搭上“数字快车”
在数字化浪潮中,威远县打造了线上App、应用二维码、视频会商系统三大平台,让政务服务插上数字的翅膀。
“蜀我会找活”小程序、“天府通办(威远站)”App上线后,群众用手机就能在线办理业务、预约服务,还能实时查看供销和用工需求。“云端大厅”让服务触手可及,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政务+”场景应用二维码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通过服务平台多账号共享授权,就业与供销申报信息实现“一码关联”“数据同传”,数据在部门间自由流动,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县、镇两级视频会商系统为解决难题提供了新途径。今年4—5月,向义镇黄瓜因产量过剩、受天气影响而滞销。通过视频会商系统,向义镇与县级部门迅速沟通商讨解决方案、调集各镇资源,线下对接商超、农贸市场,线上开展电商直播,最终销售黄瓜3250吨,销售额442万元,成功地化解了滞销危机。
推动“三链融合”
服务激活产业
威远县聚焦各镇产业特色,推动就业、供销、服务“三链融合”,打造“一镇一品”服务模式,让乡村产业活力满满。
在就业链上,威远县通过劳动力资源库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开展定向技能培训。向义镇依托劳务专合社,针对当地农业生产的育苗、种植、采摘等环节,开展定向培训。向义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甘晓燕介绍:“今年以来,全镇组织农技培训15场次,培训450人次,带动3600余人就业,务工增收800余万元。”高石镇在稻鱼果园服务驿站设立就业服务窗口,依托石牛劳务专合社收集岗位信息,高石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崔仕超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镇登记村民求职信息1200余条,开展务工技能培训3次,成功帮助800余人实现就业。”
供销链上,各地各显神通。向义镇借助蔬菜配送中心和冷链集配中心,让农产品快速从田间走向市场;高石镇通过园区特色展柜,提升农产品知名度。
服务链上,金融支持与创新举措双管齐下。高石镇联合农商行推出“乡村振兴贷”,为农业产业提供低息融资;向义镇通过助农贷和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在向义镇精品果蔬服务驿站,农资销售区构建起全镇配送网络,同时开展产销对接和电商直播,今年以来助农销售额逾3000万元,同比增长24.5%。
“‘政务+’模式立足威远实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威远县行政审批局政策法规股股长吴鹏表示,目前该模式已在向义、高石、镇西等多个镇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今后将持续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助力威远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单一服务”到“全链赋能”,威远县以“政务+”为支点,实现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据统计,该模式运行以来,群众办事时长缩短80%,农产品外销增长22.4%,发放涉农贷款1.7亿元,带动8300人就业。威远县用实践证明,“政务+”模式无疑是一把打开乡村振兴之路的“金钥匙”,它铺就一条“增收有门路、振兴有支撑”的惠民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威远经验”。
内江融媒记者 熊碧宇 文/图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