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湖北--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25日 |
近日,长江栖霞航道职工创新工作室喜讯频传:由一线职工自主研发的《虚拟航标全流程自动化管控方法及系统》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同期,《虚拟航标一体化智能生产系统应用研究》项目荣获长江航务管理局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这两项成果标志着工作室向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也展现了基层航道职工立足生产实践、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
一线职工“破难题” 创新成果成效卓著
此次获国家发明专利的《虚拟航标全流程自动化管控方法及系统》,由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主导研发。该技术基于长江南京段航道维护实际,通过与数字航道系统互联融通,实现定义航标参数、自动生成航道通告和虚拟航标确认单等虚拟航标全过程智能化生产,形成跨平台联动、自动生产输出的效果。
“传统的虚拟航标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方式,存在操作冗余度高、效率和准确性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短时大批量、高精准度的生产要求。”项目牵头人史卿介绍:“该技术在虚拟航标的批量化、全流程生产性能方面取得创新突破,生产效率和准确率极高,显著提高了虚拟航标生产能力,并极大简化人工操作、审核流程。”目前,该技术已在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危化品港区码头水域维护与大型过江桥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服务于长江深水航道通航安全、南京港枢纽能级提升和地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获得多方好评赞誉。
在此基础上,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提炼总结,形成多项技术成果。其中,《虚拟航标一体化智能生产系统应用研究》获得长航局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工作室成员撰写的学术论文发表于公开期刊,并受邀参加“2024 年中国航海学术年会”作学术报告,相关经验还在《中国水运报》、湖北省总工会《工友》杂志、“学习强国”平台等媒体登载,有效提升了长江航道部门的社会影响力。
“小工作室”释放“大能量” 群众性创新结硕果
作为长江航道系统内的“创新孵化器”,长江栖霞航道职工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生产实际,鼓励职工从细微处入手破解技术瓶颈。工作室负责人表示:“两项成果均源于日常作业中的‘小发现’——施工转场间隔时间短、虚拟航标生产效率要求高、传统人工操作方式难以达到工程要求,团队便萌生了开发虚拟航标自动化系统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全员为基层技术骨干,其中孟东海、毛呈群等人常年扎根航道一线,对业务痛点有着深刻理解。“职工最清楚哪里需要改进,”该创新工作室顾问史卿说:“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模式,真正让职工创新围绕生产、服务于生产。”
“荣誉是起点而非终点。”?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邓鹏程表示:“我们将继续紧盯一线航道生产和船舶用户需求,让技术创新成果真正转化为航道生产力。”据悉,该创新工作室近年已累计取得国家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