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四川-成都-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28日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已从前期筹备转入实战检验的关键阶段。四川省气象部门构建从筹备期到测试赛的全链条气象保障体系,为赛事安全运行筑牢根基。
服务前置,筑牢场馆建设安全基石
成都世运会坚持简约办赛,15个室外场地通过搭建临时设施来满足赛事要求。七八月,成都天气变化无常,高温和强对流天气交替出现,对竞赛场馆(场地)建设改造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兴隆湖湖滨赛场保障组副主任郑科表示,高温易致工人中暑,降低施工效率;暴雨会造成场地积水,材料受潮,延误施工进度;大风和雷电同样给场馆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当前最要紧的工作就是临时建筑施工和物资进场,这都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并根据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物资安全存储”。
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深度嵌入赛事准备全流程,为场馆安全准时落地筑牢根基。世运会气象台制作发布“赛区筹备阶段”和“高影响天气”等专题预报产品,涵盖温度、降水、风速等关键气象要素,及时预警高温、暴雨等高影响天气。
赛事执委会建立气象联络员制度,确保各个场馆与气象部门无缝对接。气象联络员实时获取气象信息,精准指导施工和赛事安排,有效规避气象风险。3类13种气象信息接入成都世运会官方APP“世运通”,运动员、观众和工作人员均可一键查询不同场馆的实时天气和逐小时预报。同时,气象部门将通过微信群和短信电话等渠道,同步向各场馆工作人员发送实时气象预警,确保信息传递无死角。
“7月23日,收到暴雨短临预警后,我们及时组织人员覆盖了露天的施工材料,临时设施得以保全,工期未受影响。”郑科向记者展示收到的气象预警信息时说。

7月24日,兴隆湖湖滨赛场保障组副主任郑科向记者展示收到的气象预警信息。韩进满 摄影
深度融合,检验气象服务成效
精准的气象预报,是赛事能否顺利安全举行的关键。在世运会气象台,每位预报员定点负责2至3个场馆的服务保障。鉴于世运会项目很多都是非奥运赛事,相对小众,为了让预报产品更精准、更有针对性,每位预报员都与场馆保障组建立定期沟通研判机制,了解场馆周边地理条件和项目对气象预报的需求。
“在参与世运会气象台的工作之前,我都没听过动力冲浪板、索道滑水等项目。但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合格的粉丝了。”预报员张琪笑着说,通过不断学习,她不仅能精准把握赛事对气象条件的特殊要求,并提供相匹配的预报服务产品,更喜欢上了这些运动。

7月25日,在成都世运会开幕前夕,气象工作人员对位于开幕式场馆“天府之檐”旁的气象冠层观测站进行检测。该观测站配有6个梯度分布的气象冠层观测仪器,其中最高观测点与地面的垂直高度达252米,为开幕式及低空飞行提供实时气象数据。韩进满 摄影
7月26日,多个水上项目在三岔湖水上项目场馆中心举行测试赛。“每次收到气象部门的滚动预报,我们心里都更有底气。”场馆保障组负责人李泊文说,“一旦降水量和风速达到阈值,我们会第一时间上报赛事执委会暂停项目。之后再根据气象部门的建议重启比赛,力求做到既保障安全,又不耽误赛程。”
在成都世运会测试赛期间,气象保障工作遵循“实战化”标准,为赛事安全构筑了坚固防线。截至7月28日,世运会气象台重点针对水上、户外等场地的核心场景,累计发布了38期测试赛专项服务产品,深受赛事执委会的肯定。
从筹备阶段的精密布局到测试赛的实战检验,成都气象工作者以科技之力、协同之智和担当之心,为成都世运会编织了一张覆盖全流程的气象安全网。随着8月7日开幕的临近,这场融合“科技精度”与“服务温度”的气象保障,将为全球大型赛事贡献精彩的气象篇章。
(作者:韩进满 廖莎 责任编辑:张明禄)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