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海峡通讯》专访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书记郑松青:用七大行动跳出发展困境

2025-08-05 福建-福州-
所在地区: 福建-福州- 发布日期: 2025年8月5日
建设快讯正文

  

  用七大行动跳出发展困境

  ——专访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书记郑松青

  文|《海峡通讯》记者 吴载文 范荣生

  莆田市城厢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莆田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心城区核心区,商贸发达,区域影响力较强。今年初,城厢提出打造“和美莆田、共同富裕”首善之区,并印发七大行动实施方案。城厢区打造首善之区,面临什么样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七大行动要解决哪些问题,实现什么目标?如何确保取得实效?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书记郑松青。

  

  4月14日,郑松青(右一)深入灵川镇调研乡村振兴及粮食安全工作。(城厢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何提出打造“首善之区”

  《海峡通讯》记者:城厢提出打造“和美莆田、共同富裕”首善之区,基于什么考量?

  郑松青:我区提出打造“和美莆田、共同富裕”首善之区,是立足城厢实际、肩负中心城区使命的战略抉择。

  今年2月,莆田市委书记付朝阳在我区蹲点调研时,明确要求城厢“努力在做强产业、做美城乡、做优生态、做好民生上走前列、作示范”。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打造首善之区是城厢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作为莆田市中心城区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城厢承载着全市政治、文化、商贸、教育核心功能的重任。我们贡献了全市超1/5的GDP、1/4的三产增加值、1/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汇聚了全市1/3的限上商贸企业、3/4的限上电商企业、7/10的金融机构等。市委、市政府一直对城厢寄予厚望,我们也有基础、更有责任走在前列。

  打造首善之区,就是要以更高标准、更强担当,率先探索、率先突破、率先示范,为全市“和美莆田、共同富裕”大局提供核心支撑、贡献更大份额;打造首善之区,就是要以更高的标准自我加压,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经济提质增效、城市有机更新、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可感、更可持续地惠及全区人民,真正实现“和美”与“共富”的有机统一。

  用“SWOT”给城厢把脉

  《海峡通讯》记者:您在多个场合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城厢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能不能具体说说?

  郑松青:我们坚持用动态、辩证的视角审视城厢发展,通过SWOT分析精准把脉方位、明晰路径。具体而言:

  优势方面。一是区位好,作为中心城区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我们享有政策、资本、人才等要素的“近水楼台”优势。二是配套好,交通网络内联外通,教育医疗资源密集,商贸活力领跑全市。特别是产业平台能级突出,华林经开区、国际陆港持续释放引擎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三是基础好,近年综合考评稳居全市前列。

  劣势方面。发展空间受限,土地开发强度高,工业用地存量稀缺,一定程度上制约重大项目落地。产业基础较弱,过度依赖房地产,二产对整个经济的带动比较轻,基本上都是轻工业,以鞋服为主、占比超60%,同时缺少大规模的龙头企业;三产对经济的贡献度还不够,主要是生活性服务业,层次都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乡村产业带动还不够,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  

  机会方面。一是政策红利叠加,福州都市圈建设、莆田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等战略带来新的机遇;二是“十园千亿”布局,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园区进行产业集聚,目前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等分批投用,叠加我们“招商奋战年”行动深入开展,未来发展后劲将得到释放。

  威胁方面。各级增量政策密集出台,如何精准承接、高效转化为发展实效,如“十园”等资源怎么避免“沉睡”,考验机制创新与执行力;兄弟县区依托港口物流等优势形成赶超之势,同时在产业等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这些都是对我们区发展的潜在威胁。

  七大行动盯着重点问题

  《海峡通讯》记者:今年4月3日,城厢区印发打造“和美莆田、共同富裕”首善之区七大行动实施方案。为什么要开展七大行动?

  郑松青: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开展七大行动有两个目的:

  一是以开展七大行动来加快发展。七大行动作为抓工作的载体、路径,明确责任、凝聚资源、落实工作,确保顺利实现既定目标,不断巩固提升中心城区核心区、全市第一方阵的地位。

  二是以开展七大行动来跳出困境。客观来讲我们的工业产值、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通过开展七大行动,引导大家直面差距,用发展换取空间,用发展赢得主动。

  《海峡通讯》记者:七大行动要解决哪些问题,实现什么目标?

  郑松青:我们实施七大行动,要破解城厢当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突破瓶颈,进一步厚植中心城区的优势。

  固本强基行动,重点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问题,把党建工作做实,建立高标准组织体系,为全方位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产业升级行动,重点解决创新能力不足、园区产业配套不完善、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够,以及工业体量不大、服务业层次偏低等问题,提速建设“十园千亿”绿色高质量产业,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招商引资行动,重点解决项目质量、落地率不够高等问题,持续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亩均产出高的重大产业项目,增强高势能发展后劲;

  项目攻坚行动,重点解决前期手续不快、征地拆迁较难、资金短缺,以及项目滚动接续不够、固定投资后劲不足等问题,在提速突破、优化保障上发力,做实项目基础,夯实高质量经济基础;

  乡村振兴行动,重点解决乡村产业发展滞后、典型示范引领不充分、村集体增收面临困难、乡村人才短缺等问题,全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乡村振兴方面打造一批特色典型样板;

  治理增效行动,重点解决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社会矛盾化解不及时,以及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领域风险隐患等问题,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城市功能品质,争创宜居宜业高品质城市;

  作风提升行动,重点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个别干部争优争先意识不足,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上还不够有力等问题,进一步传承弘扬“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锻造高效率干部队伍。

  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

  《海峡通讯》记者:如何确保七大行动取得实效?

  郑松青:七大行动是区委立足发展实际的“作战图”。上半年,区委征集群众问题200多个,从群众呼声中找准七大行动的发力点;强化12345诉求分析,以具体问题为小切口推动七大行动落实。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839个,健全完善管理机制185项,将问题清单转化为七大行动的成果清单。

  在固本强基上,抓强村带弱村,谋划共建项目20多个,落地运营项目11个。在产业发展中,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等活动,解决问题1048个,带动7条重点产业链增长,市场主体增量及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在招商引资中,全市首建开放招商中心、首发全员招商激励办法,区领导带头外出招商30余次,签约产业类项目48个,多项指标居全市前列。在项目建设中,推广“五即改革”等模式,5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序时2.8个百分点,“十园千亿”已签约入驻企业63家,投产企业10家。在基层治理上,开展“清风润莆田、和善满城厢”活动,推进16件民生实事,12345平台满意率达99.97%,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