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上海-- | 发布日期: | 2025年8月8日 |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将加强气象行业统筹发展作为重点改革任务谋划和推动,各地气象部门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围绕行业统筹发展立法、统筹规划与协调机制建设、气象数据汇聚与场景应用等方面不断探索,在提高预报准确率、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推进气象行业统筹,法治先行。地方气象部门通过专项立法、“融入式”立法拓展气象行业管理领域,建立行业气象统筹发展机制。
7月1日,湖南省政府公布《湖南省气象探测设施规划建设和气象数据管理办法》,为当地气象行业统筹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湖南摸清了全省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气象探测设施建设现状,形成了涵盖雷达、区域自动站、交通自动站、农业气象观测站、生态环境监测站等的行业气象监测布局“一张网”。今年汛期以来,省气象局加强与水利、电力等部门会商研判,助力各大水库科学拦蓄尾洪,全面完成蓄水目标,为盛夏抗旱、电力保供提供气象保障。
7月22日,《山西省气象监测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资源共享管理办法》通过并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山西4000多个水文站雨量共享数据在今年汛期得到应用,助力预报强降水的中心、范围、强度。
截至今年7月底,29个省级以及302个地市出台气象行业观测统筹发展政策文件,上海、天津、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省级地方法规中新增了促进行业统筹条款。
有序推动跨部门站点共建、标准共编、数据共享,各地气象部门探索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治理体系。
青海省气象局与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等13部门建立省级层面气象行业统筹发展联席会议制度,7月28日,青海省政府组织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目前,青海省气象与水利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且分别接入各自平台;与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在23条试点路段建成23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引进车载式交通气象站1个。
湖北省气象部门联合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长江流域14省(市)水利和气象部门统筹推动长江流域天气雷达“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观测标准、统一共享平台、统一维护保障、统一检验评估”。2024年,省气象局联合省减灾委开展精准预警响应机制建设试点,将监测设施共建共用作为重要内容。目前,有21个县(市)开展试点,接入水利、应急管理、林业等部门数据,在基层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城市内涝、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山东,7月31日,临沂市气象部门2部X波段雷达和水文部门1部X波段雷达实现实时组网观测,有效提升了天气雷达监测覆盖率,进一步织密了行业气象观测“数据网”。在四川,泸州市编制行业气象观测站网规划,已有1000多个行业台站备案登记,8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2024年8月5日,泸州市古蔺县出现雷暴大风天气,过境最大风速达30.1米/秒(11级)。在气象监测站点数据汇交和共享支撑下,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雷暴大风预警信号,综合监测平台实时跟踪大风路径和风速,相关部门提前采取避险措施,未造成人员伤亡。
安徽省气象局联合文旅等部门,从站网建设、数据共享、监测预警、部门联动、信息发布等方面,构建全链条行业管理标准支撑体系,为气象行业管理提供标准引领。同时,强化加强标准应用,《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 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等系列标准,在131个省以上开发区气候可行性论证区域评估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利用社会气象观测平台及备案统计平台,将32个行业4000余行业气象观测站数据进行统筹管理与数据入库,并提供给相关志愿单位和志愿者共享使用。河池市气象局将观测数据结合统筹管理的气象志愿站提供的数据,开发了河池市地质灾害气象监测平台,发布灾害隐患信息,提升防灾减灾效能。
近期,中国气象局将面向相关行业部门,组织首期气象行业统筹政策培训,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及水利、自然资源、民航等10余个部门的60余名管理人员参加。此次培训旨在强化统筹发展意识,加强跨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动气象行业统筹发展取得新成效。(苏瑶、金泉才、高迅芝、朱武杰、黄剑钊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张明禄 责任编辑:闫泓)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