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四川-南充-嘉陵区 | 发布日期: | 2025年8月8日 |
7月30日,中共阆中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阆中市委关于深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成为与会者热议的焦点。
打造有影响力、美誉度的文旅品牌,是驱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区域文旅资源禀赋与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阆中市委全会明确提出,要紧扣“136”发展思路,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打造“世界古城”“春节原乡”“嘉陵江山”三大文旅品牌,深化“百业+文旅”“文旅+百业”,推动阆中从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迈进。
打造核心品牌铸牢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内核支撑
7月30日,“阆中古城保护日”法治宣传活动在阆中古城贡院广场举行。活动现场设置了政策咨询台,通过图文展板、宣传手册等形式,生动展示古城的历史文化。工作人员不仅向市民讲解古城保护政策,还走进商铺开展流动宣传,吸引众多市民咨询、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自2004年《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颁布施行以来,阆中古城的保护工作逐渐法治化、系统化、规范化。21年来,这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现了从“被动守护”到“主动更新”、从“物理修复”到“文化复兴”的跃升。
文化,是古城的魂。阆中市在保护形态的同时,更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春节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等多元文化,成为阆中古城独特的文化标签。文化的加持让阆中的各大节日格外热闹。以春节为例,“竹马牛灯”“赶年兽”“游百病”等20余项民俗文化为八方游客带来难忘的节日体验。2025年春节期间,阆中共接待游客247.68万人次,同比增长11.22%,旅游综合收入达19.37亿元。
本届阆中市委全会为阆中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做精“世界古城”品牌,加强阆中古城系统性保护,开展“一街一品”“百家百院”建设,实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做强“春节原乡”品牌,加强春节文化研究阐释,讲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办好春节文化博览活动,丰富春节文化习俗、文创产品体验展示。做响“嘉陵江山”品牌,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布局沿江亲水文化元素,打造集休闲康养、文化体验、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黄金水岸线”。
培育多元业态夯实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产业根基
7月31日,在阆中水城码头,一架国产A2C水上飞机在水面高速滑行后迅速腾空,载着两名游客遨游蓝天,将嘉陵江阆中段的湖光山色和千年古城的人文胜景尽收眼底,一幅“江穿城过、城因江兴”的立体画卷在飞机下方徐徐展开。
作为阆中“低空+文旅”的标志性项目,水城低空旅游以码头起降点为核心,在半径5公里、高度200米以下的专属空域内,为游客打造“私人订制”的空中游览路线。无论是嘉陵江阆中段的生态画卷,还是古城的人文肌理,都在高空视角下呈现出别样魅力。
夜幕降临,华光楼码头灯火璀璨,游客们陆续登上游船,开启嘉陵江夜游之旅。《客来阆中》江上实景演出精彩上演,通过沉浸式表演将阆中的春节文化、三国文化等特色文化生动呈现。与此同时,落下闳大剧院内,大型文旅演艺节目《阆苑传奇》正在上演。演出运用全息投影、威亚飞天等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阆中市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阆中多措并举盘活文旅资源,构建起多元化、全链条的文旅产业生态。
本届全会对阆中培育多元文旅业态提出具体任务:活化文物非遗,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施历史文物、非遗技艺转化利用工程;发展赛事演艺,打造四季特色文旅活动名片,做强演艺品牌,引进高水平演艺赛事活动;做精研学旅游,提升研学旅游路线和基地品质,加强研学实践的区域战略合作;开发数字文旅,扩大古城数字化文旅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建设一体化数字文旅平台;拓展工业旅游,支持工业企业开发“+非遗”“+美食”等多元融合业态,构建主题鲜明的“工业+文旅”融合体验区;优化乡村旅游,培育田园民宿、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开发食疗养生、中医药康养等体验项目;开拓低空文旅,拓展低空旅游精品线路,丰富低空旅游业态;促进文旅消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开发系列消费新场景,积极培育银发经济、会议经济、票根经济、电商经济。
多元业态下的文旅融合带动消费热潮持续升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阆中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5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3亿元。在文旅消费市场的带动下,上半年社消零同比增长5.6%,居南充第1位。
健全配套体系强化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保障
“非常方便,节省了排队时间,能更深入游览景点!”7月31日,在阆中古城各大景点,不少外地游客对“智游阆苑”新模式赞不绝口。近期,阆中市在智慧旅游建设中推出两大创新举措——多元化智能票务系统与全域服务型“阆苑旅游”小程序,以科技赋能古城景区。
针对排队购票、换票耗时长的旅游痛点,阆中市完成景区票务系统智能化改造。如今,游客无须在景区门口排长队购票,只用提前在各大线上平台预订门票,游玩当天凭二维码、身份证或刷脸就能快速、轻松入园游览。该系统上线后,游客入园平均耗时从15分钟缩短至5分钟,闸机通行效率提升超50%。
阆中同步推出的官方智慧旅游平台——“阆苑旅游”小程序,整合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游客只须动动手指,就能通过小程序找到心仪的餐厅、酒店,规划最佳出行路线。此外,小程序还具备智慧停车链接,方便游客快速找到停车位。其中的地图导览功能让游客在古城中不再迷路,可深度探索每一处景点。
据了解,为全面提升游客体验,阆中市精心打造了覆盖全域的旅游服务体系。目前已在白塔山、落下闳大剧院、阆中水城设立3处度假区咨询服务中心,在保宁醋文化博览园等重点区域布局11个咨询服务点,构建起“中心+站点”的立体服务网络。
在基础设施方面,阆中市加快推进智慧化升级。7处智慧停车场建设如火如荼,14座旅游厕所完成品质升级,100余处标识标牌焕然一新,度假区入口景观标识系统全面优化。
下一步,阆中将继续完善文旅基础设施配套,增强旅游驿站等设施的服务功能,健全“快旅慢游”交通网络,发展和规范特色住宿业态。完善文旅服务体系配套,加强文旅市场规范化建设,以游客视角做好大旅游服务,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文旅经营主体。完善文旅宣传营销配套,加大宣传营销投入,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拓展远程及国际客源市场。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