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福建-- | 发布日期: | 2025年8月8日 |
近期,一场以“净美家园”为主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正在和溪镇火热地开展。镇、村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群众热情参与,辅以科技力量的精准加持,昔日困扰乡村的垃圾难题正被逐一破解,一幅环境整洁、生态宜居的和溪新画卷正在加速绘就。
高位推动,吹响整治“集结号”
垃圾整治,关键在“治”,核心在“人”。和溪镇党委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垃圾治理,作为提升乡村“颜值”、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来抓。和溪镇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部署会推进垃圾整治工作开展。会议明确了“全域覆盖、全民参与、标本兼治、长效管护”的工作方针,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和路线图。会议强调,要压实镇、村两级责任,要求各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必须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吹响了垃圾整治攻坚战的嘹亮号角。
力量下沉,包村工作队变身“巡查兵”
一支支由镇领导干部、驻村干部组成的“包村工作队”迅速行动,深入所包保的村(社区)开展巡查,他们不再是办公室里的“指挥员”,而是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巡查兵”。队员们重点巡查主干道、河道沟渠、房前屋后、卫生死角等区域。发现垃圾堆积、乱丢乱放、焚烧痕迹等问题,立即拍照取证,现场联系村两委负责人或保洁员,要求立行立改。同时,工作队也承担起宣传员、协调员的角色,向村民耐心讲解环境卫生消杀、垃圾整治必要性,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协调解决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这种“点对点、面对面”的包保督导机制,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确保了整治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科技赋能,无人机化身“天眼”精准督导
为破解传统人工巡查范围有限、效率不高、死角难覆盖的难题,和溪镇创新引入无人机巡逻技术。一架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缓缓升空,按照预设航线对全镇各村(社区)进行全域航拍巡查。从空中俯瞰,村庄的整体卫生状况、垃圾堆放点、整治盲区等一览无余,形成高清影像图。镇村建办工作人员通过回传画面,迅速精准定位问题点位,评估整治进展,大大提高地面巡查效率。对于地形复杂、人力难以到达的区域,无人机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发现问题后,整治办立即将航拍图片和具体位置信息推送至相关包村工作队及村(社区)负责人,要求限时整改并反馈结果。这种“天上拍、地上查”的”空地一体化“立体监管模式,实现了整治工作的“无死角”覆盖响应,大大提升了督导的精准性。
全民动员,村村户户上演“清洁总动员”
整治成效的巩固,最终落脚于全民参与和习惯养成。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和包村工作队的带动下,和溪镇各村(社区)纷纷行动起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的集中清扫活动中。各村(社区)两委干部率先垂范,拿起扫帚、铁锹,清理公共区域;村保洁员队伍严格履职,定时定点清运垃圾,维护设施;更令人欣喜的是,广大村民也积极响应,主动清扫自家房前屋后,并对庭院内外进行卫生大消杀。“看到大家都在打扫卫生,还有政府对预防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病毒的海报宣传,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房前屋后进行消杀下!”一位正在对庭院进行卫生消杀活动的村民笑着说。
成效初显,美丽乡村展新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和溪镇相关干部表示,从“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陈年垃圾堆被清理,道路沟渠清爽整洁,房前屋后变得井然有序,乡村整体面貌干净靓丽。全镇已发动干群力量22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开展村庄清洁行动25次,清理沟渠、水塘3200平方米,拆除破旧广告牌3210平方米,平整、绿化8000多平方米。同时对辖区内18家规模养殖场进行重组升级,其中6家退养,5家进行重组升级,7家进行“一场一策”整改工作,全力打造“河畅,溪净”的生态宜居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现有成果,深化包村督导、无人机巡查等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新路径,持续以扎实的行动和创新的举措,奋力书写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生态新篇章,让绿水青山间的幸福家园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