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捂口鼻,沿着疏散标识快速撤离!”近日,白河县宋家镇毛绒玩具社区工厂内,一场紧张有序的消防应急演练正在进行。镇政府业务干部、派出所民警、工厂员工及周边群众共 30 余人参与,通过 “理论+实战”模式,为社区工厂安全生产拧紧“安全阀”。
	多部门联动 织密安全防护网。“毛绒玩具原料多为化纤织物,一旦起火燃烧速度快、易产生有毒浓烟,必须把‘防’字放在首位!” 演练现场,派出所民警结合近期全国典型火灾案例,直指毛绒玩具生产车间存在的易燃材料堆积、电路老化、人员密集等安全隐患,让在场人员绷紧安全之弦。
	随后,民警手把手演示灭火器 “提、拔、握、压”四步操作法,从握柄姿势到喷射角度,每一个细节都反复强调;镇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则忙着发放《安全生产手册》《火灾逃生指南》,并同步讲解工伤保险申报、就业帮扶政策,将安全知识与民生服务送到员工心坎上,实现“安全+服务” 双保障。
	实战化演练 锤炼应急硬本领。“着火了!大家快疏散!” 随着模拟火源浓烟升起,演练正式进入实战环节。车间组长第一时间组织员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着预定路线快速撤离,短短 2 分钟,所有人员全部安全到达指定集合点。与此同时,工厂义务消防队迅速行动,队员们手持灭火器冲向火源,对准火点精准喷射;另一组队员则用不锈钢盆从储水桶中接力蓄水,及时浇灭火堆,默契配合下,“火情”很快得到控制。待火源熄灭后,现场还组织全员开展灭火器实操训练,业务干部与民警逐一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灭火技能,真正做到“人人懂应急、个个会操作”。
	查改督同步 拧紧责任“传导链”。演练结束不代表安全工作 “收官”。检查组随即对工厂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全面 “体检”,发现部分灭火器压力不足、安全出口标识模糊、生产车间未张贴防火标识、灭火器摆放过于集中等问题,当场下达《整改建议书》。“能立即整改的,今天必须整改到位;暂时无法整改的,要制定临时防护措施,明确整改时限!” 检查组要求工厂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每月开展消防设施自查,每季度组织员工复训,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我们马上更换失效灭火器,张贴防火标识,还会把安全培训纳入新员工入职必考内容!” 工厂负责人林女士当场表态。
	据了解,此次演练是宋家镇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具体实践。今年以来,该镇已开展安全培训 5 场、应急演练11次,覆盖企业21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1处。通过“部门+企业+群众”三方联动模式,宋家镇持续将安全防线延伸至生产一线“最后一米”,为辖区社区工厂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