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当下的平利县大贵镇,连绵的茶山在骄阳下翻涌着翠浪。茶园里,茶农指尖翻飞采摘鲜叶;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茶香随蒸汽升腾弥漫。“以前清明后茶园就闲置,如今夏秋茶成了‘香饽饽’,采到秋天也不愁销路!”村民汪全英抹去额间汗水,笑意里满是收获的踏实。
	以往,夏秋茶因口感苦涩、加工成本高,曾沦为茶园修剪管护后的“废料”。近年,随着一条夏秋茶全自动生产线在大贵镇投产,僵局被打破。这条融合杀青、揉捻、烘干等8道工序的流水线,每日“吞吐”鲜叶近万斤,产出干茶超2000斤。机械臂精准操控下,鲜叶12小时内完成蜕变,绿茶、红茶等产品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2025年,该生产线年加工量预计突破百吨,带动夏秋茶产值跃上千万元台阶。
	为深挖夏秋茶潜力,大贵镇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夏秋茶效益、延长产业链。推广机械化采茶,单人日采摘量从100斤跃升至800斤;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300余户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人均增收4000元;鼓励茶企引入专家团队驻点指导,优化工艺链,探索开发果味茶、冷萃茶等新品。在精细化管护下,茶树修剪周期缩短,叶面肥厚光亮,夏秋茶品质直追春茶。“现在连老叶片都成了宝贝!”正给茶树修枝的村民罗发英感慨,昔日的边角料,如今贴上商标走进城市商超。
	大贵镇还以党组织为引擎,健全完善“富硒茶产业链党支部+龙头企业+乡村服务公司+农户”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致富动能。组织20余名党员下沉责任茶园参与抗旱防虫。如今该镇鲜叶收购价稳定在每斤1元,夏秋茶亩均增收2000元,综合效益提升30%,还通过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组织劳务用工50余人,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该镇同步深耕茶旅融合,串联生态观光与茶饮消费,形成“游园采茶、品茗休闲、民宿体验”一体链条。
    
   
                    | 责任编辑:卢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