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云集市” 打通产销堵点,纳溪上马镇特色农货走出深丘闯全国

2025-09-02 四川-泸州-纳溪区
所在地区: 四川-泸州-纳溪区 发布日期: 2025年9月2日
建设快讯正文

秋日的热浪依然弥漫在纳溪区上马镇的深丘沟壑,上马镇“云集市” 运营中心,比“秋老虎”更火热的是农货销售场景:接单员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一旁的打印机 “滋滋” 作响,吐出长长的货单号;包装车间,工人熟练地将新米密封打包,大小包裹堆成小山;车间外,冷链货车引擎轰鸣,打好的包裹被搬上车,发往全国各地。

上马“云集市”直播间

“今天一早到现在,已经接了300多单,仅腊货就卖了 500多斤。”“云集市”销售主播明洪强(网名乡村明二锅)举着手机直播架,镜头里的他笑着向网友展示刚收割的农家大米,“这些都是我们上马的‘土宝贝’,田里的稻谷、山里采的笋、农家养的猪,通过网络,最终都能摆到全国老百姓的餐桌上。”

上马镇地处川南深丘,境内丘陵纵横、植被丰茂,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丰富的农特产品:江田村,漫山都是翠绿色的蜂糖李;太平村,沉甸甸的太平柚压弯枝头;岩区八角仓、大池等村的山林中,应季而生的竹笋、蕨菜、葛根、木姜籽等山货更是大自然的馈赠。这些农特产品品质上乘,承载着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却曾因 “藏在深闺人未识”,由于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也不懂包装和宣传,优质农货常因“买卖难”发愁。

“以前的竹笋,都是自己拉到镇上卖,碰上行情好能多卖几块钱,行情差只能烂在竹林里。”八角仓村民王文清回忆,“量上不去,价格也上不去,一年到头忙活下来,赚不到几个钱。”

农货“出山难”,症结在渠道,关键在创新。近年来,上马镇党委、政府瞄准农村电商发展机遇,把解决农特产品销售问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本土网红企业参与,整合分散的农货资源,打造了集收购、烘干、包装、直播于一体的“云集市”。

上马“云集市”包装车间

“我们不仅要帮村民把农货卖出去,还要卖个好价钱。” 明洪强介绍,“云集市”建立了一套从源头到终端的标准化体系:收购环节,深入各村社,以高于市场价 10%-15% 的价格向村民收购农特产品,解决村民“卖货难、乱压价” 的问题;加工环节,建设烘干车间和包装车间,对竹笋、蕨菜等生鲜山货进行烘干处理,再统一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销售环节,组建专业直播团队,每天在抖音等平台开展多场直播,主播们走进田间地头、加工车间,用镜头展示农货的生长环境和制作过程,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为了让更多村民掌握电商技能,“云集市”还联合镇政府开展电商培训,讲解直播技巧、产品运营、客户服务等知识。云台寺村支书、镇人大代表简贤强参加培训后,不仅学会了用手机拍摄短视频宣传家乡的农特产品,还成了“云集市”的兼职主播。

如今,“云上集市”的销售产品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腊制品、笋干,拓展到鲜榨菜油、开袋即食笋尖、团山农家米等20多个品类,开播3个月销售额突破60万元。农货卖得火,村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云集市” 的产业链,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成为稳定的供货方,或进入加工车间,或加入直播团队,实现家门口就业。

“以前守着好农货,却愁没钱赚;现在有了‘云集市’,我们的农货成了‘香饽饽’,钱包也越来越鼓。” 雍泽林笑着说,今年他家通过“云集市”卖了4000多斤谷子,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在“云集市”的带动下,上马镇的农特产品以更快的速度、更广阔的渠道走出深山,不仅打通了乡村振兴的 “产销堵点”,更撑起了村民的 “钱袋子”“。

“下一步,上马镇将继续完善‘云集市’的产业链条,建设冷链物流仓储中心,进一步延长农货保鲜期,让更多优质农货“飞”向全国,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上马镇党委书记任伟强表示。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