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四川-泸州- | 发布日期: | 2025年9月2日 |
8月29日晚,我市首单TIR国际公路运输货物抵泸后顺利通关,标志着我市成功打通连接欧亚大陆的公路物流新干线。我市跨境公路运输由此实现“零”的突破。
8月28日清晨,一辆车头悬挂TIR标识的货运冷链车,运载一批来自白俄罗斯的冻鸡爪,顺利抵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随即进入通关流程。
据悉,该批进口鸡爪货重约20吨,货值约37万元。运输车辆从白俄罗斯明斯克口岸出发,途经俄罗斯,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十八里口岸入境,最终抵达泸州通关。
“本次运输与非TIR跨境公路运输相比,时间节约了5天左右,综合运输成本降低38%。”据泸州交投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文思翔介绍,本次TIR国际公路运输以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为支撑,实现“一次申报、一车直达”,中途无需换车倒装;同时依托电子预申报与海关封志互认机制,解决“多国多证、反复开箱、流程繁琐”的行业难题。“提高了运输时效,最大限度避免了货物损耗。”文思翔说。
据四川港投国际公路运输有限公司亚欧业务中心负责人吕梦苏介绍,TIR运输是跨境公路运输物流模式,是用于跨境公路货运的标准化通关体系,能够提高通关时效。TIR模式相较于空运,综合成本更低,适配中等货值货物运输;相较于海运、铁路,对基础设施依赖度低,且具备机动灵活、装卸便捷的优势。此前泸州国际物流主要依赖“铁水”方式,TIR模式的落地,填补了区域国际公路物流的空白,将推动泸州“铁公水空”多式联运协同高质量发展。
“随着连接欧亚大陆的公路物流新干线打通,泸州本地企业今后可通过TIR模式更高效地进口欧亚优质农产品、冻品。”文思翔表示,该模式的探索实践,为后续泸州常态化开行TIR国际货运线路、吸引更多企业参与跨境公路运输奠定了基础,本地特色产品如白酒、化工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出口欧亚大陆其他国家市场也有了新路径。此次探索将推动产业与国际供应链深度衔接,加速泸州建设西南开放门户。
下一步,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将深入推进港产物贸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将园区打造成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主要承载地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核心区。
记者 许亚琴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