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在地区: | 四川-内江-威远县 | 发布日期: | 2025年9月10日 |
复立手工绿茶代表性传承人曾才勇
中药建曲称重
镂空葫芦灯
近日,第十批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揭晓,威远县中药建曲传统制作技艺、葫芦烙画、复立手工绿茶成功入选。扎根威远的三项技艺,既承载先辈智慧,又在当代传承人的创新中焕发新生,勾勒出威远非遗的多元图景。
中药建曲传统制作技艺:
百年发酵技艺的“守正创新”
位于威远县医药健康产业园的四川百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药香与微生物发酵气息交织。这里传承的中药建曲传统制作技艺,正以“老手艺+现代科技”的融合姿态,诠释着传统中医药的生命力。
“建曲的精髓,在于‘发酵’。”第三代传承人罗明手拿黄褐色长方形药块说,“你看,这就是模具压制出来的药块,闻一下全是药材的清香。”这味起源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发酵中药,在威远已传承百年,如今已发展成四川建曲占据全国90%市场份额的行业标杆。
威远穹窿地貌是建曲“天然发酵罐”,北纬30度气候带的适宜温度和湿度,让微生物菌群活性极强。“同样的配方,换个地方就达不到这效果。”罗明说。这项技艺以21味道地中药材为原料,搭配麦麸、面粉固态发酵,成品呈黄褐色长方形块状,气清香、味微苦,能解表和中,专治寒热头痛、食滞胀满,是川药“活化石”。
1976年,倪明江将祖传秘方献予公社,创办威远县建曲药厂,为技艺产业化埋下种子。
2016年,企业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共建专家工作站,用科技解析工艺:调控微生物菌群、优化发酵参数,将“看天干活”转化为标准化生产,荣获多项国家专利。如今,年产能1000吨的智能化生产线,让这味老药远销海内外。
在传承方面,罗明介绍,目前已构建了“非遗工坊+师徒制教学+数字化推广”的立体体系:非遗工坊年接待2万人次研学;在“一师带两徒”的模式下,有5名正式传承人、10名学徒;开发名中医远程问诊软件推广建曲。面对“年轻人不愿学、野生药材稀缺”等困境,近期计划扩建2000亩道地药材种植基地。
“我们希望完整传承配方工艺,同时改良创新,目前正在研究10年陈曲药效,让其更具收藏价值。”罗明说。
葫芦烙画:
铁笔火墨绘就的“指尖艺术”
威远县连界镇“葫芦工坊”内,陈辉元手持调温电烙笔,在葫芦表面游走。随着笔尖温度变化,深浅烙痕勾勒出熊猫憨态可掬的轮廓——这件获全球熊猫文创大赛奖项的作品,是葫芦烙画技艺的生动诠释。
葫芦烙画古称“火画葫芦”,以铁为笔、以火为墨,清末民初由湖广移民陈顺奎带入威远,经四代传承至今。第四代传承人陈辉元首创“渐变烙法”,让烙画有了水墨画的层次感,还主编《威远烙画技艺》,形成系统理论。
威远葫芦烙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入。“我们把川剧脸谱、沱江渔猎等本土元素融入作品。”陈辉元介绍,烙画工序繁杂,需选题材、起稿、勾线、晕染、细节处理,制作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半月。葫芦呈弧形,绘制需把控力度和角度,绘制时很容易走形,需要具有多年的经验才能达到自然。
从农家瓜果到艺术珍品,葫芦烙画的蜕变离不开创新。陈辉元开发的“立体烙画”,让平面图案有浮雕感;“威远扁圆葫芦”皮质细腻,经200℃—600℃分档控温烙制,呈现12阶灰度,兼具版画力度与水墨韵味。他还将“福禄寿喜财”吉祥寓意融入设计,近年来开发的镂空葫芦灯、文创茶具等成为市场新宠,年销售额逾百万元,产品远销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
更动人的是传承中的温度。18岁听障青年郭绪锞,从2017年起跟随陈辉元学习,如今屡获全国书画大赛殊荣。“他靠眼神交流、触觉感受运笔力度,比常人更专注。”陈辉元感慨地说。目前,工坊已培训学员136名,让“火与铁的艺术”在更多人手中延续经典。
复立手工绿茶:
千年茶香里的“一叶匠心”
威远县小河镇复立村茶山云雾缭绕,曾才勇穿梭在茶园中,指尖翻飞间,嫩绿芽叶落入竹篓。这双揉捻茶叶28年的手,延续着家族四代人的制茶传奇。
复立手工绿茶的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当地百姓自古就有“采鲜叶、炒干茶、瓦缸泡饮”的习俗。曾家传承故事鲜活:第一代传承人曾富全在石牛山间寻茶制茶,第二代传承人曾华开将技艺系统化,第三代传承人曾成民于1983年筹建复立茶厂,到第四代传承人曾才勇已发展出“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的完整工序。
“杀青要‘抖得散、翻得匀’,揉捻要‘轻—重—轻’交替,全凭手感。”曾才勇演示铁锅杀青,手掌在200℃的锅沿快速翻动,茶叶散发清香。他遵循茶圣陆羽《茶经》的“木炭焙茶”工艺,能最大程度保留茶叶鲜爽,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汤色清澈,是威远人待客的“黄金饮品”。
面对机械化生产冲击,曾才勇走出“技艺传承+产业发展”新路。他带领学徒到雅安、宜宾等地交流学习,曾获1项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还将手工制茶纳入“茶旅体验”,让游客亲身感受采茶、炒茶乐趣。
“父亲教我‘火候看天色,揉捻凭手感’,我教徒弟懂原理、会创新。”曾才勇说,他已培养8名能独立制茶的徒弟,并定期开展培训。如今,复立手工绿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四川特色伴手礼,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威远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谢雪表示:“三项技艺入选第十批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是威远县文化保护传承的阶段性成果。”威远县文广旅局将深挖非遗价值,推动文旅融合、文创开发与地方特色结合;推进“活态传承”,加强技艺挖掘整理与传承人扶持;强化宣传,讲好非遗故事,激发群众认同感,引导全社会参与保护,让威远非遗焕发新活力。
三项技艺,三种坚守,共享对传统的敬畏、对创新的勇气、对文化的热爱。古老技艺正以鲜活姿态融入当代生活,书写“非遗活态传承”的威远答卷。
内江融媒记者 熊碧宇 文/图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