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 内蒙古-乌海- | 发布日期: | 2025年7月9日 |
本 期 要 目
○前五月高新区外贸发展态势良好
○高新区“宣传+排查+演练”护航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高新区一企业项目成功入围2025年自治区“重要能源与战略资源”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榜单
○高新区完成园区首例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
○高新区“政企下午茶”泡出助企发展“好茶汤”
○高新区创新“招聘+夜市”模式 点燃就业新活力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改革
【重点工作】
高新区“宣传+排查+演练”护航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一是宣传教育“广覆盖”。开展“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小区业主群等推送安全生产科普视频、隐患排查指南等内容,累计阅读量超1.7万人次;线下在社区、工地、广场设置宣传展板、海报等24块,发放《建筑施工安全手册》《燃气安全使用指南》等宣传资料240余份,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进工地、进社区、进企业等“五进”活动,通过有奖问答、互动体验等形式,提升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隐患排查“全覆盖”。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燃气企业及用户、物业小区等全面实行“安全任务包干制”,确保安全隐患排查行动落地见效。截至目前,隐患排查房屋建筑项目3个、工业项目9个、燃气用户企业10家、餐饮场所9家、住宅小区33个,涉及问题隐患全部整改完成。三是培训演练“强实战”。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覆盖建筑施工、燃气、物业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等70余人次。结合住建领域行业特点,开展物业小区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高压管道泄漏事故综合应急演练、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应急演练各1次,模拟高处坠落、消防火灾、燃气泄漏等突发场景,通过现场实操演练,持续强化园区应急响应和协同处置能力,切实做到“人人懂应急、人人会救援”。(城乡建设局)
【工作动态】
高新区一企业项目成功入围2025年自治区“重要能源与战略资源”领域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榜单。高新区推报的“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盐湖卤水净化与蒸氨钙液资源综合再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入选该名单。项目聚焦突破纯碱生产资源回收再利用瓶颈,解决氨碱废液处理难题,致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盐湖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带动制碱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与盐湖生态保护。(投资促进局、党群服务中心)
高新区完成园区首例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近日,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与福建南平市建阳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云端”联动,完成“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及市政公用设施提升项目一标段”项目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是高新区首次开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跨省协作零的突破。(政数局)
高新区“政企下午茶”泡出助企发展“好茶汤”。设立“政企会客室”,定期联合多个部门开展“政企下午茶”活动,采取“企业点单、部门响应”模式与企业面对面恳谈,收集企业在政策兑现、用工保障、融资需求等方面问题,已组织活动7次,推动解决28条问题;成功助力2家企业融资贷款近3000万元;促成2家企业与职业院校签署“订单班”协议。(政数局)
高新区创新“招聘+夜市”模式 点燃就业新活力。7月10日晚,创新举办“就享高新 人才夜市”招聘会,打造了招聘专区、政策解读专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乡村振兴专区四大特色专区,共20家企业参加,提供涵盖50个工种260个岗位,目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90余人。(示范区综合办)
高新区“政务服务+直播”让服务触屏可及。截至目前,组织金融助企、就业助企、消防专场、市监专场、“政务公开日”活动5次直播活动,围绕企业稳岗返还政策、自主创业政策解读、特殊情况下政策的适用;教育、医疗、家庭防火等方面专业问题,线上解答群众提问,累计观看人数近9000人,点赞量达9.7万人次。(政数局)
上半年办结社会事务类行政许可事项共1220件。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582件、企业登记445件、合作社登记4件、食品经营许可161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3件、食品生产许可新办1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22件、娱乐经营许可注销1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新办1件。各类办件均做到按时办结,办结率100%。(政数局)
高新区推深做实汛期公路安全风险管控。制发《2025年汛期暑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高新区、示范区辖区内公路“一路多方”联勤联动工作方案》、《汛期公路应急力量预置工作制度》、《汛期公路巡查工作制度》等,累计检查企业40家次,发现一般隐患62个,已整改完成60个,2个正在整改中;排查风险路段、边坡、桥梁、防洪排水设施等30处,目前,路肩、路面、边坡已修复完成,排水沟杂物、路面积沙全部完成清理。(示范区交通运输局)
上半年高新区累计组织清运作业5481车次 清运生活垃圾总量5570吨。其中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区域3590吨,占比64.5%;居民小区1980吨,占比35.5%。通过深化与乌海蓝益环保发电厂的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处理5464吨,无害化处理率持续稳定在98.1%。(市政和金融服务中心)
高新区 示范区草原书屋丰富群众“精神粮仓”。2011年10月建立9家草原书屋(高新区3家,示范区6家)。目前,累计藏书10000余册,日接待量20人次,为辖区群众营造了温馨舒适的阅读氛围。(党建办)
【重点关注】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一是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探索氢电耦合开发利用模式。二是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推动园区建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企业能效碳效诊断评估,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和日常监管,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设备。三是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鼓励园区加快自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布局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探索以绿色能源制造绿色产品的“以绿制绿”模式。四是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支持园区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探索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机制,围绕低碳零碳负碳先进适用技术打造示范应用场景,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解决方案。五是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支持园区建设覆盖主要用能企业的能碳管理平台,强化园区及企业用能负荷监控、预测与调配能力,为碳排放核算、源网匹配调节、电力需求侧管理、多能协同互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等工作提供支撑。六是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支持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能源综合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围绕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探索路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园区以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形式参与电力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电力系统稳定性。(国家发改委网站)
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改革。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印发《江苏省“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实践。该方案直指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顽疾,通过制度创新为科研价值向产业动能转化架设新桥梁。江苏省内高校院所将专利技术作价投入科创企业时,可选择暂不获取企业股权,转而持有认股权——即未来按约定价格认购股权的权利。待企业成长增值后,专利权人再行权入股,分享企业未来发展收益。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成为该模式落地的关键枢纽,将提供政策咨询、需求对接以及认股权登记、估值、查询、转让等一站式服务,确保交易全程可溯、合规免责。方案同时强化多方协同,明确行权后科研团队可享股权激励及税收优惠;鼓励地方政府对参与机构给予补贴,并引入担保机构分担风险。该方案规划了分阶段实施路径:首批将筛选20家成果转化机制成熟的高校院所,通过专项培训提升实操能力;推行“一成果一方案”定制化设计,由高校、企业、股交中心三方共拟协议,并进行合规公示和登记;实行全周期服务,建立认股权管理、跟踪企业“双线反馈”机制;提炼推广“转得好”的标杆案例,推动长三角区域股权市场认股权互认。(人民网)
ZJEG_RSS.content.end<$[信息内容]>end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